目前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痰细菌学检查和PPD试验等,其确诊的“金标准”是痰细菌学。但是对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胸片所示病变不典型及痰细菌学检查阴性或无痰肺结核患者,确定诊断极为困难,从而延误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气管镜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结核的诊疗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菌阴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的病人,及时采取支气管镜检查进行支气管刷检、活检、肺泡灌洗液送检及术后查痰等,使患者有可能获得病原学或病理学的诊断,减少误诊或漏诊,对最后确诊起到关键作用。
二、发现并确诊支气管结核,对各型支气管结核实施内镜下介入治疗。
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被肺结核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所掩盖,因此不易发现,多被误诊或漏诊。同时临床治疗较困难,严重的支气管结核因其病变多有肉芽增殖,表面覆盖有坏死组织,病变部位存在血管扭曲和变细等原因,局部血运差,病变组织缺氧,呈酸性,影响药物在病变组织中渗透,单纯全身化疗痰菌不易转阴,且易发生支气管狭窄、肺不张等并发症。
通过支气管镜行钳夹、冷冻等介入治疗,既可清除支气管局部的分泌物、坏死物和肉芽组织,疏通了管腔,改善了引流;同时局部注入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可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起到杀菌、抑菌作用,促进炎症吸收,使充血、水肿的支气管黏膜恢复,减少了支气管结核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伴发严重支气管狭窄的支气管结核,可行气管镜下高压水囊扩张治疗,可解除气管阻塞,促进远端分泌物的排除,有效避免了远端肺组织反复感染、肺不张及肺毁损等,尽力挽救患者肺功能。
三、对于肺结核伴有空洞、干酪性肺炎、难治性或耐药肺结核等患者,通过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清除管腔内的分泌物或干酪坏死物,疏通气道,改变利于细菌生长的酸性环境;同时进行病灶或空洞内局部注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病灶或空洞修复,加速痰菌转阴,提高疗效。
四、对结核性大咯血的救治,包括人工气道建立、清除积血、镜下止血、判断出血来源,防止窒息等急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