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是一大难题,多数患者很难被早期诊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阶段缺乏早期诊断标准和特异性很强的实验室指标。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使用1984年Van der Linden修订的纽约标准,其诊断的准确性确实很高,但许多早期患者根本无法纳入标准的要求之内,说明标准定的太高或条件太死板,给临床实际工作的回旋余地不大,若我们从病理学的角度或世间万事发展的常识来考量这一问题,AS的病理变化必然有个过程,放射学的变化决非一日之所积,无论硬化、侵蚀均如此。另外,放射学指标仅强调骶髂关节,对其它部位的病理变化没有提及。事实上,AS的病理指标有两大类,一是关节炎,二是肌腱端炎,脊柱关节炎最长发生在的是骶髂关节,其次为椎间小关节,在外周关节炎最多见的为髋、膝、踝。随着螺旋CT检查在临床应用的普及,有此未知的病变或未引起重视的病理改变会被发现。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腰5骶1和腰4、5椎间小关节以及腰4.5椎板内下缘黄韧带附着处常驻可看到类似于骶髂关节炎的毛糙、硬化或小的侵蚀区域,结合临床表现,认为可能与AS有关,而与单纯椎间盘突出的CT椎板内下缘比较发现,后者表面光滑,从术中切除的椎板内下缘来看,在黄韧带附着处其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并无明显的凸凹表现。说明CT检查所示的毛糙、侵蚀等改变系炎性病变所致。本组有3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行腰椎CT扫描后,除发现椎间盘突出明显外,其椎板下缘黄韧带附着处骨质有明显的侵蚀,后经进一步检查证实患有AS。南通市中医院针灸科於芸
偿试用定点介入疗法用于AS的治疗,是基于AS的病理特征及该疗法的特性。AS的病理主要有两大方面,滑膜炎及肌健韧带炎。全身用药的优势是给药简单和分布广泛,但其缺点则是病变局部药物浓度较低,很难保证在短期内达到有效控制炎症的目的。定点介入疗法属局部精确给药,它不但可以将药物注入关节腔内,亦可将药物直接注射至血供不丰富的肌腱、筋膜、韧带等组织,而这些组织在全身给药时因血供差的原因局部药浓度十分不足,所以采用局部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有效地弥补全身给药的局部疗效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