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心房颤动?
答: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7-1%,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5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50~20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1、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危害: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正常人的2倍)。
问:什么是房颤的导管消融术?
有研究表明,至少95%左右的阵发性房颤和左心房的肺静脉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人类有四根肺静脉从心脏左心房的后部汇入,少数患者可以多于或少于4根。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直径2.67mm的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到左心房,在心房与肺静脉连接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沿着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射频能量产生热量使得周围心房肌肉组织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40℃),形成环形的疤痕,将引起心房颤动发作的肺静脉的异常激动阻断在肺静脉内,使之不能传导至左心房,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对于持续性房颤,消融手术会更加复杂,但均局限在心房内。
房颤射频消融术为介入性手术,手术创伤很小,仅在左右股静脉(大腿根部)有两处穿刺点。手术为局部麻醉,患者全程处于清醒状态,多数患者术中消融时可有轻微烧灼感,但多可耐受,手术时间约3小时左右。术后需平卧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观察1天,无复发、无并发症的患者即可出院。
问:哪些患者适合做导管消融术?
答:比较适合射频消融的房颤为:1、无基础心脏病的房颤,即所谓的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患者;2、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的房颤3、甲状腺功能异常得到控制后的房颤患者(控制6个月以后比较好)。上述这部分患者基础心脏病比较轻,相对而言房颤可能带来较大的危害,实施射频消融风险低、收益高,建议这几类患者首选射频消融术。
可以实施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1、合并冠心病的房颤,经充分抗心肌缺血治疗后;2、合并肥厚型心肌病的房颤患者;3、风湿性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房颤;4、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这几类患者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脏病,手术风险大,但房颤为这几类患者带来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危害更大,考虑到房颤纠正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益处,可以作为射频消融的适应症。
问:房颤导管消融的风险?
答:总体来说,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手术。但与其他有创性操作一样,房颤射频消融术也存在风险,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1、心包填塞:即术中心房穿孔。此并发症虽然凶险,但可通过心包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止血解除;2、脑梗塞:原因主要是术前患者心房内即有血栓术中或术后脱落,或因为术后心房机械收缩功能暂没有完全恢复导致血栓形成。此并发症可通过术前严格仔细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围手术期抗凝来减低其发生率;3、其他一些并发症同普通射频消融治疗,但并发症均可通过一些防范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问: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和影响成功率的因素?
答:阵发性房颤患者单次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约90%,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单次手术成功率约80%,第二次或第三次手术后累计成功率可达90%。患者的心脏解剖形态将影响手术操作是否顺利,与手术成功率有关。一些临床因素也影响手术成功率,如年龄、病程长短、房颤类型、左房大小、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等。
问: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否成功的评价?
答:治疗成功:是指手术3个月后,不使用治疗房颤的药物而无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如术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判断时间应是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后或停用胺碘酮3个月后。治疗有效:是指消融术后使用术前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无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或消融术后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早期复发:消融术后3个月内发生的房颤/房扑/房速,如持续时间≥30s,视为早期复发。观察发现,约60%的早期复发会自行消失。晚期复发:消融3个月后发生的房颤/房扑/房速,如持续时间≥30 s,均视为晚期复发。有人将消融术12个月以后的复发定为更远期复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