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反复发作的结果,肝腹水是肝硬化进入严重阶段的表现,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在肝硬化的治疗上,人们在认识上有种种误区:或认为肝硬化是不治之症,干脆不治;或认为肝硬化治疗很容易,一用“灵丹妙药”就好;或认为肝硬化治不好,也死不了,因而不认真对待治疗。在学术界也有不同观点。有认为:人的肝脏一旦发生纤维化或硬变后是不可逆转的,;有认为:通过中西医结合抗纤维化治疗,可以使肝硬化得到相当程度的逆转,从而使病人症状得到较长期的缓解。因此,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多以“辨证施治”为主。仅管这些方法都能使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其病病情易反复,需要长期治疗。病人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不但增加经济负担,也增加精神负担,严重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笔者在治疗肝硬化时,坚持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改变肝脏结构为主,改善病人症状为辅”的原则。称此为“病证结合疗法”。并在临床上获得“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稳定,生活质量高,治疗费用低”的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即使是晚期严重肝硬化患者,经此法治疗,他们也能与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事实进一步证实了世界著名肝病专家Rogkin关于 “人典型发生的肝硬化完全可以发生逆转”论述的正确性。
笔者诊治的病人,多数已到过许多大医院,相继治疗3~7年,长者10佘年,大多已出现脾亢、腹水、胸水、黄疸,重者出现腹膜炎,有的已发展到需肝移植的地步;医疗费一般已用了6~10万元,多者达25万多元。而用本法治疗,疗程一般在3~6个月,治疗经费一般在5千元左右,这些病人治疗康复后距今时间最长者有20多年,短者2年多,至今未复发,正常生活、工作、劳动。举例如下:
1、孙××:男、就诊时38岁, 机关干部。因慢性肝炎、肝硬化,曾用纯西药治疗多年,后因症状加重,反复腹胀,全身无力、腹泻就诊。经检查拟诊为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约经五个月的治疗,病人完全康复。后正常上班工作直至退休。治疗结束距今已24年,曾多次体检肝脏均正常。
2、胡××:女、就诊时72岁、农民。因腹胀诊断为“肝硬化”,治疗近半年后出现重度腹水,卧床不起,病人因失去治疗信心而弃医。后经人介绍前来治疗。病人就诊时体力极差,重度腹水,双下肢水肿,爬楼、上检查床均需别人搀扶。经用本法治疗一周后,下肢水肿明显消退,腹水减少80%以上,饮食增加。复诊时精神体力大增,可自已爬楼梯;服药二周后饮食、睡眠渐正常;服药三个月后腹水、下肢水肿全部消退。经连续六个月的治疗,复查肝功全部正常,肝脏质地明显改善,体力恢复正常,能下田劳动,至今已近10年未复发。
3、施×:男、就诊时33岁,工人。因腹部不适就医,诊断为肝硬化。治疗约半年后,症状加重。后经盐城、上海、淮阴等多家医院分别运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逐渐出现胸水、腹水、黄疸,白蛋白急剧下降(小于25g/L),并出现腹膜炎。此时病人已花去了近10万元治疗费,病情继续恶化,后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经治疗二周后腹水减少一大半,黄疸大部消退,寒战高热发作间隔时间延长,二个月后寒战高热消失,胸、腹水全部消退,饭量大增,抵抗力增加,半年后停药,复查肝功能正常,白蛋白:42g/L,B超示:腹水消失,波形较前有明显改善。门静脉内径由治前的18mm下降到14mm,能从事正常工作和重体力劳动。至今已4年未复发。
4、李××:男,就诊时32岁,卡车驾驶员。患者因腹胀,经盐城、上海多家医院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并经上述各医院多次治疗,病情始终不稳定,反复发作。出院后长则一月余,短则18天腹水即重新增加。反复治疗五个月时间,已花去治疗费6万多元,腹水仍不消退,且黄疸加重。后经亲戚介绍前来诊治。当时重度腹水、全身黄染,精神蒌靡、体力极差。治疗一周后,腹水减少约70%,黄疸几乎消失;二周后,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能一人单独到医院看病;三个月后饭量大增,四个月后能骑自行车数十公里;半年后正式停药。经查:肝功能正常,肝质地明显好转。体息三个月后去苏州、安徽等地开卡车,至今3年多未复发。
5、刘×:女,就诊时39岁、农民。至就诊时已发现肝硬化七年,腹水五年(白蛋白2.7g/L)。连续治疗七年,但病情始终不稳定且日益加重,在腹水基础上并发胸水、黄疸、脾亢。先后到广州友谊,上海瑞金等医院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最后转到长海医院进行脾栓塞治疗,并动员其进行肝移植,因费用昂贵放弃肝移植而回家。二个月后病情加重,并发腹膜炎,至此已花去治疗费25万多元,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均失去信心。后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经治疗一周后,腹水减少约60%,寒战高热消失,黄疸减少,饭量增加;二周后复诊时,精神、体力、饮食均明显增加;一月后黄疸消退,腹水明显减少;三月后,生活能自理,并能参加一般娱乐活动;半年后停药,复查B超示:胸、腹水全部消失,门静脉内径12mm(治疗前17mm),肝功能恢复正常,白蛋白:35g/L。能做家务和从事一般体力劳动。至今2年多未复发。
笔者治疗肝硬化有六个特点:一是从病理学和治疗学上确定“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在治疗上大胆使用促肝脏组织结构转化的药物;二是遵循“治肝之病,先当实脾”的古训,避免急功近利,“唯肝治肝”,而视实脾为治肝之首;三是尽量不输注白蛋白,因其可抑制肝细胞自身对白蛋白的合成;四是把恰当处理好“肝肾综合症”作为有效排腹水的关键;五是发挥中医补虚优势为提高疗效之根本;六是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为治疗原则,纠正传统中医的单纯“辨证论治”方法,从而在用药时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以上六个特点,把中、西医理论和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于疾病的 “病因、病理、症状、证侯”治疗的全过程:在达到病因消除、病理改变、症状消失的同时,还须加强证侯调整:平衡患者 “阴、阳、气、血”,。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使其康复后达到长期稳定,不复发的效果。
慢性肝病、肝硬化的治疗还有许多难题需要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但笔者相信,只要人们遵循科学态度,不断创新、努力实践,就一定能够在肝硬化的治疗上逐步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