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增长,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寿命在延长,老年人口比例显著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32 % 的速度增长,我国自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11%,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025年将上升到20%,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心理等问题,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关注老年人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老年病的特点
老年人患病的基础是老年人器官组织在形态及生理功能上发生衰老变化,社会心理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老年病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和预防上与其他年龄段的人存在较大差别。有专家指出:“你不能用成年人眼光看待儿童,同样也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老年人。”这充分强调了老年人的特殊性。老年病的特点是:
1、多病共存:老年人往往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一般老年人均患有2、3种值得注意的疾病,有报道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同时患2种主要疾病者占85%,同时有3、4种主要疾病者占50%左右;甚至有医院资料显示每位老年人平均患有6种疾病;60-69岁组9.7种,90岁以上11.1种,提示老年人患病数目随增龄而增加。这往往使症状不典型,造成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困难,需引起警惕。
2、起病隐匿缓慢:老年病多属慢性退行性疾病,其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无症状,无法确定其发病时间;有时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很难区分,一般早期变化缓慢,容易误认为老年生理变化。如有些老年人智力减退、动作不灵、肢体发僵,以为是人老的变化,后来发现是早期帕金森病。
3、多脏器功能变化迅速:由于老年人脏器储备功能低下,老年病虽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缠绵,但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器官功能处于衰谒的边缘,一旦发生应激反应,可使原来勉强维持代偿状态的器官发生功能衰竭,导致病情恶发,危及生命。
4、发病方式独特:发病诱因与年轻人有时不同,如心肌梗死的诱因在老年人不一定是运动过量,在情绪激动或饮食不当时也可诱发;老年人随着增龄的变化,器官老化程度加重,发病方式也较独特,常以跌倒,不想活动,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及生活能力丧失等老年病五联征之一或几项表现出来,年龄愈大愈是如此。75岁以上老年人最脆弱的部位是脑,下尿路、心血管,呼吸道及运动系统。
5、表现不典型:老年人患病的表现,一部分与成年人一样具有典型症状,而相当部分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老年人耐受性降低,加之常常并发多种疾病,因而使患病后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误诊。因此要重视客观检查,尤其体温、脉搏、血压及意识的观察极为重要。
① 疾病应有的症状不出现而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肺炎仅仅表现食欲差、全身无力、脱水;或突然意识障碍,而缺乏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不明显。心衰可先表现为精神症状,腹胀。痛觉降低定位不准确,能引起剧烈疼痛的疾病可能只有轻微不适。
②无症状(亚临床型)多。心肌梗死20%-80%无疼痛,糖尿病52.8%无三多一少症状,80%腔隙性脑梗无症状。
③易有意识障碍。这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血压改变、感染、毒血症和电介质紊乱等有关。
④易引起水电解紊乱。老年人脑呈萎缩状态,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饮水不多,因而轻微的原因即可引起水电平衡紊乱,应注意观察舌象,皮肤弹性以及尿量。
6、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出现脏器功能衰竭: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老;脑功能衰退,免疫功能减退,患病后并发症明显增多如: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多器官衰竭、运动减少性疾病(如废用性肌肉萎缩、肢体挛缩,褥疮、骨质疏松、血栓、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体位低血压等。
7、药物不良反应多。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代谢和排泄降低,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以及多药合用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比成人高3倍,而且一旦出现,其程度也较成年人严重。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有些药如巴比妥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易导致低体温,洋地黄类药物易出现中毒反应,对肝肾功能影响大的药物更要慎用。
老年病的防治
由于老年患者与其他患者不同,具有同时患有多种病、行动不便、智能障碍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性等特点,因此老年疾病常常涉及多个临床专业,老年疾病的防治特别强调各个临床专业医师的积极协作与交流,应当涵盖医疗、护理、心理、康复、营养和药理在内的多个学科的强化干预治疗和健康指导(包括健康咨询和健康促进活动)。这一点正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生物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针对老年人的特征,根据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老年疾病管理模式特点,实施以人为本的全面服务。积极探索全新理念的、具有老年特色的模式。
老年病的特点决定了对老年病防治的要求:
1、提供全面、整体的医疗诊断,而不是仅限于某个专科孤立的诊断。
2、提供相应的全面治疗方案。突出老年病治疗的特点,考虑老年病与机体自然衰退的关系;强化老年病综合治疗新概念;治疗手段应对症综合。
3、提供先进的综合性物理治疗手段(应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
4、建立治疗全过程调控观念。以提高患者整体生命质量为目标,运用国际先进的老年病治疗模式,科学评估治疗效果;重视老年病的长期性,突出老年病的综合性,确立立体全过程诊疗新规范。
5、开展老年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热线咨询、社区巡诊家庭病床等形式建立医院与社会老年病源的密切关系。
老年人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生命质量、家庭和谐,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前景!“生命所系、健康相托”,是我们干部科全体医护人员神圣职责所在,并要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