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TG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MCA(TM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是两种主要的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升高,其他甲状腺疾病及健康人群血中亦可检出,但滴度较低,TGA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常显著提高。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分泌的660 ku糖蛋白,每个Tg约有2个甲状腺素(T4)和0.5个三碘甲腺原氨酸(T3)分子,储存在滤泡腔中。人的此种蛋白质由27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体内碘在甲状腺腺体的贮存形式,经水解可生成甲状腺素和3,5,3′-三碘甲腺原氨酸。
Tg正常值
应用敏感测定方法可以在所有正常人血清中检测到Tg,血清Tg没有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Tg浓度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1)甲状腺大小。(2)甲状腺损害,如活检、外伤、出血、放射线损伤及炎症等。(3)激素影响,如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TSH受体抗体(TRAb)。在生理状态下,甲状腺大小是决定Tg水平的主要因素,5~40μg/L.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清Tg
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由于TRAb的刺激,几乎所有病人的Tg是升高的,少数人血清Tg不高或者低下,可能由于TGAb的影响,甲亢治疗后Tg恢复正常。一些难治性甲亢,即使T4、T3正常,但血清Tg也保持在高水平。血清Tg和TRAb及甲亢复发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甲亢手术后第1天Tg达峰值,数月后下降到正常;同位素治疗后,Tg升高可达1~3个月。 Plummer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病人的血清Tg都升高,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药物引起甲亢病人的Tg低下。
甲状腺分化癌与血清Tg
Tg作为肿瘤标记物的使用已经被很好的建立,但究竟是否它能预测该病的预后和生存还不是很清楚,但它比放射性碘扫描更加准确。
甲状腺分化癌手术前血清Tg值对诊断没有意义,因为非甲状腺癌的甲状腺疾病病人血Tg也可以升高,而甲状腺癌病人的血Tg也可以正常。甲状腺分化癌手术前血Tg水平和肿瘤大小成正相关。
体内Tg生物半衰期为65.2 h,甲状腺切除后需5~10 d后Tg才能低于5~10μg/L。Ronga等回顾性分析了334例甲状腺分化癌病人,于手术后40 d首次测定血Tg,并随访4~16 a,定期测定血Tg和全身扫描。结果手术后18个月间,79例肿瘤转移患者的首次血Tg值明显高于没有转移的病人(258.9±31.1)比(15.9±19.6)μg/L,p<0.0001]。因此手术后血Tg阳性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甲状腺分化癌病人行甲状腺全切,又进行了大剂量131I治疗后,如果血清TGAb阴性,那么血清Tg应该测不到。如果血清TSH处于抑制状态,血清Tg升高往往提示有剩余的肿瘤组织或者转移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经甲状腺全切除后,血Tg应该<10μg/L,若>10μg/L则表示有转移灶存在的可能,该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以上。Tg测定阴性可以减少随访过程中不必要的全身碘131扫描。
基础血Tg和TSH刺激后Tg的测定有利于发现有无甲状腺组织。基础Tg测不到,表示没有甲状腺组织;基础Tg阳性,对TSH反应差,表明有分化不好的肿瘤; 基础Tg阳性,TSH反应好,表明有剩余甲状腺组织或者有甲状腺分化性癌存在。当血清TSH浓度低下时,Tg值对判断肿瘤复发可能不够敏感,需要停止左旋T4(L-T4)治疗数周,待血清TSH升高后再测定Tg。有正常甲状腺患者的血Tg对TSH反应增加10倍以上,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病人可以增加3倍以上。但停止服用L-T4会引起病人不适,同时可能会使肿瘤复发和转移。
Tg阳性但同位素碘显相阴性,往往提示有一个较小的分化癌,也可能是碘剂干扰同位素扫描,或者TGAb和其他因素干扰Tg测定,引起Tg假阳性。Tg阴性但同位素碘显相阳性,可能TGAb干扰引起Tg假阴性,或者肿瘤分泌的Tg分子结构异常,不能被Tg抗体识别。
甲状腺癌术后随访:初治2-3月后,应行甲功检测评估左旋甲状腺素的疗效。随访6-12月,应确定患者是否处于无病期。评估包括体检、超声、基础和rhTSH刺激后血清Tg水平。
(1)如果基础血清Tg水平小等于0.1ng/ml,且颈部超声无殊,则被认为处于无病期并不需要激发检测,远期随访仅需要每年一次。
(2)当基础Tg大于0.1ng/ml,同时小于1.0ng/ml,激发检测有助于检出那些Tg升高到大于1.0ng/ml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更严密的随访。需要影像学检测来找可能的病灶,不能行碘检测的患者行PET检查。影像学阳性者预后更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