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少和静止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古代对这个问题也早有结论。如《素问》中提到“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清代中医著作《医学入门》中说:“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死”。
增加运动和锻炼能减少脂肪组织,改善糖、脂代谢,维持能量平衡,有效防止肥胖,减少心血管损害。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在儿童青少年期防治肥胖,而且其获益可以延续至成年期。运动设计的原则在于适当的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强度、适当的运动时间和适当的运动目标。
运动方式上,应多采用一些既增加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跳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可更多地消耗脂肪,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另外还需考虑到运动时的天气、居住环境、场地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各种运动形式相互穿插进行,避免枯燥单调的形式,调动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求儿童青少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洗衣、整理房间、倒垃圾等。
各种运动的能量消耗存在不同,常见的运动如篮球消耗为每公斤体重0.14Kcal/min,游泳为每公斤体重0.16~0.18Kcal/min,跑步完成1.6km根据所耗时间分别为0.19 Kcal/min(9min完成),0.22 Kcal/min(8min完成),0.24 Kcal/min(7min完成),0.28Kcal/min(6min完成),慢走完成1.6km消耗能量分别为0.08 Kcal/min(16min完成),0.07 Kcal/min(20min完成)。个人应根据个人具体身体健康状况和素质选择相应的运动类型。
运动强度可以用脉搏来衡量。有氧运动时脉搏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可参照公式:适宜脉搏=(220-年龄)×(60%~75%)。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开始运动时心率可控制在低限,随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使心率达到高限。
每次运动必须至少持续20~30min,20min是取得健康效应的最短运动时间,30min以上是有利于热量和脂肪消耗的较为理想的运动时间,此外,运动前应有10~15min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应有5~l0min的恢复活动。因此,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每天运动时间为60min。
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均宜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在运动的频率上每周至少完成中等强度运动5天才可起到控制体重或减轻体重的作用。Atlantis等证实只有达到每周155~180min以上的有氧运动对于肥胖儿童减少体脂是有效的,但是对减轻体质量和改善中心性肥胖的效应尚不确定。
儿童和家长对运动治疗要有明确的目标,应使治疗后的体重和体脂下降,心肺功能和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停止治疗后,肥胖程度不应在短期内反弹到原来的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