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粉刺”。对患者的面部美容和精神影响较大。本科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药治疗为基础,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系统治疗和外用药膏、中药面膜相结合,对痤疮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中药结合离子导入、微晶磨面等物理治疗手段,对痤疮后印迹(色斑、小疤痕)的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痤疮的发病原因
1、内分泌因素。雄激素特别是睾酮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的血睾酮水平较无痤疮者高。
2、皮脂分泌过多。游离脂肪酸的刺激,引起炎症反应。
3、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和阻塞。
4、细菌感染。主要为痤疮丙酸杆菌。细菌感染本身,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的游离脂肪酸、多肽类物质和酶类,引起和加重炎症。
5、 部分患者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特别是在重度痤疮和暴发性痤疮中。
6、其它如某些药物引起的痤疮。
中医病因病机: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饮食不节致湿热,或脾虚湿热,上蒸面部。可湿热瘀痰,凝滞肌肤。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
痤疮的分级:三度4级
1级(轻度):仅有粉刺;
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
3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
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查性激素水平(性腺类)和体液免疫功能、妇科B超。
治疗
①外用药:
维甲酸类药物,如安素丝(异维A酸凝胶)、达芙文(阿达帕林凝胶);班赛(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姜黄消痤搽剂。维甲酸类药物和班赛在开始用药的前3天可能出现皮肤轻微刺激反应,如局部潮红、脱屑,有紧绷或烧灼感,但大部分皮肤会逐渐适应和症状消失。痤疮霜(本院自制)。油腻部位予本院自制的复方苦参洗剂或希尔生(二硫化硒)洗剂外洗。
②口服抗生素:适用于中、重度痤疮。应首选四环素类(美满霉素、多西环素),其次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其他如甲硝唑也可酌情使用。注意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光敏反应、头昏和头痛等。
③口服泰尔丝(异维A酸):应掌握其应用指征。注意副作用:致畸作用(治疗结束后3个月-1年应避孕)、皮肤黏膜干燥、肝功能和血脂异常、骨异常,少见的有抑郁症状、光敏感等。异维A酸不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系统糖皮质激素同时使用。
④激素治疗:复方醋酸环丙酮片(达因-35),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服用1片,连用21d,停药7d,再次月经后重复用药21d,疗程3-4个月。抗雄激素药物:安体舒通(螺内酯)和甲氰咪胍(西咪替丁)。安体舒通的疗程为3-6个月。不良反应为月经不调等。不推荐男性患者使用。
⑤本院自制痤疮合剂、败毒(疮疖)合剂:清热解毒,用于有肺热、肠胃湿热患者。对于轻中度痤疮患者均适合。少数服后有胃部不适和腹泻。
⑥中医辨证治疗。
⑦中成药:丹参酮(丘疹、脓疱),百癣夏塔热片(清热、通便)、西黄胶囊(结节、囊肿)。
⑧辅助用药:维生素B6、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等。
色素沉着斑的治疗
1、外用曲酸霜、Bi-oil液、达芙文。
2、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中成药如参麦地黄丸,有月经不调的可用红花逍遥丸等。
3、本院自制珍珠母祛斑汤、祛斑方口服。
4、面部按摩和自制中药面膜(含山药、当归、川芎等)。
5、左旋维生素C超声音频离子导入。
6、光子嫩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