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经常有人问我,“看痛风是用中医还是西医”。医学没有中西之分,医生要做的是为不同的患者选择最适合他的方法。
每个人的痛风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体质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基础疾病也不同。好多人都知道秋水仙碱可以治痛风,有些人自己药房里买点药吃吃也会好。但如果这样就能控制好痛风,那未免太简单了。
西药快,有些药用上去半小时就会觉疼痛缓解。中药麻烦一点,要抓药,煎药,一般二三天见效,但效果好的一剂就见效。
中药是可以单独治痛风的,大致可以分两步:
第一步急性期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我常用这么几个药:土茯苓 米仁 萆Z 黄柏 苍术 川牛膝 威灵仙 忍冬藤 丹皮 元胡 车前草 虎杖,对红肿疼痛效果不错。 吃这个方子不能喝茶。瘀血重可以加乌梢蛇、炮山甲,轻的加桃仁等。用中药时,特别是那些舌苔黄厚腻的,可以考虑通下法,将大便控制在每天2-3次,如果单用虎杖还不能通下,就用山慈菇、制大黄。痛风患者有一部分平素大便就稀,这时虎杖等通下药也还是可以用的。对于疼痛明显,皮色红不明显,累及膝踝等大关节的应加强通络药物的应用,如威灵仙、络石藤、制川乌、乌梢蛇、蕲蛇等。
外洗也是不错的选择,青风藤 山慈菇 生大黄之类的中药我一般不用作内服,外用倒是不错的选择。内服之法就是外用之法。急性期内服外洗一起来,效果还是蛮快的。
第二步 益肾
尿酸高中医认为是肾脏的气化不佳,所以缓解期应该益肾。益肾的方法很多。中医的肾与性功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有时这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药物我就不列举了,因为补药会有人拿来就吃,痛风本来就是代谢不足引起的,补药不少都是滋腻的,有时越补痛风越重。好多痛风的人都是面白、肥满之人。有时泄之犹恐不及,岂能再乱补。面白之人,多阳虚,所以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固护阳气。
中药如此治疗,痛风发作间隔时间会延长。
顺便再提几点:
1、痛风忌酸性食品 我好多病人,都在其他地方被告知忌酸性食品,但好多患者和医生都不知道什么是酸性食品。酸性是食物进入体内代谢后的结果,有些入口不酸,但代谢后却是酸性的,比如海鲜等;有些入口酸,但代谢后其实是碱性的,比如醋,特别是苹果醋,有降尿酸的作用。橘子、杨梅也是酸酸的,可以吃。
2、豆腐 豆类嘌呤是不少,所以急性发作期,豆浆不要喝。但是,缓解期,吃点豆腐到是可以的,因为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嘌呤会有一部分流失到水里,所以豆腐中嘌呤就比豆浆中要少。我的病人中有吃甜瓜,蚕豆发痛风的,我很少看到有吃豆腐发痛风的。
营养以平衡为主,(普通女性多喝点豆浆,男性多喝点牛奶是好的)。对于哪些喜欢吃豆腐的痛风的人,偶尔吃顿豆腐,我认为可以。喜欢吃肉的痛风患者不妨吃点东坡肉,炖的稀烂的那种,这种肉很香,炖烂后大部分饱和脂肪酸都变成不饱和的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