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每年查一次肝脏不够,要每半年查一次年年体检,今年查出肝癌
乙肝患者每年查一次肝脏不够
最好半年查一次
肿瘤方面,发现最多的是甲状腺癌,有若干例,目前正在最后确诊中。另外还有肝癌1例和乳腺癌1例。得乳腺癌的是个70多岁的老太太。被查出肝癌的是个41岁的男子。
这名男子有乙肝病史多年,经过治疗后病情已稳定。近几年,身体也没有出现不适感。去年这个时候,也做过体检,没发现肝癌症状。但今年体检时,B超、CT、肿瘤标志物(AFP)均提示,他的肝脏有问题。尤其是AFP,高达1万多,参考值为0-20ug/L,后在专科确诊为肝癌。
陈医师说,这位男子的肝癌,与他的乙肝病史有关系。乙肝患者得肝癌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得多。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每年做一次肝脏体检是不够的,最好能每半年查一次。
另外,近几年,丙肝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丙肝患者,得肝癌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得多。
以前,单位体检时,都会查乙肝,但近几年,单位体检一般都不查乙肝了,这从健康角度讲,是一种缺失。建议大家自己每年查一下乙肝和丙肝,一旦发现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要尽早治疗,定期筛查。
省人民医院45岁以上员工
每年体检不拍胸片拍胸部CT
陈瑜医师还想说说体检做CT。
谈到CT,不少人就变脸,觉得那有辐射,对身体不好,相比之下,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每年一次的胸片。陈瑜医师说:“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40岁以上(适当可放宽到45岁)的人,不管有没有肺癌家族史、也不管是不是抽烟,每年体检都应该做胸部CT,这是胸片不能取代的。我们医院的职工体检,45岁以上的员工做的就是胸部CT,45岁以下的员工才拍胸片。”
陈医师之所以如此强调每年一次胸部CT的重要性,是因为,她在门诊时、在体检保健中心都遇到过因拒绝拍胸部CT,最后查出肺癌转移的患者。有一个在别的医院体检,来她这里看门诊的患者,她印象最为深刻。
他,40出头,平时身体不错,没有抽烟史,偶尔喝点酒,比较关注健康,每年都有健康体检的习惯。去年上半年,他像往年一样去医院体检,检查结果基本上和前年一样,没多大变化。
半年后,他因头痛、呕吐等症状去医院就诊,诊断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肺癌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出现了转移。这意味着,他已经进入肺癌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我半年前刚做的健康体检,结果都好的,肺部没有异常啊。”为此,他跑到当初体检医院把胸片调出来看,发现当初的胸片确实是正常的。
与他相比,71岁的李大伯要幸运一些。一个月多前,李大伯突然开始咳嗽,但他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感冒引起的,便在家门口药店配了些镇咳药吃。吃了一个多月,咳嗽并没有好转,便找到陈医师。
询问病史后,陈医师建议做个CT。听说要做CT,李大伯的家人有些不情愿地说,前几天刚在其他医院拍过胸片,结果是好的,并坚持说李大伯的睡眠、食欲、气色都很好,应该不是大病。
陈医师做了将近十分钟的解释,李大伯一家人才同意做胸部CT。结果,被诊断为中晚期肺癌,且已经出现淋巴转移。幸好发现得还不是最晚,还有手术的机会。
陈医师说,胸片,俗称拍X光片,因快捷、简便、经济等优势,成为胸部检查的优先选择,是常规体检项目之一,它能够清晰地记录肺部的大体病变,如肺部炎症、肿块、结核等;也经常用于检查胸廓(包括肋骨,胸椎,软组织等)、胸腔、肺组织、纵膈、心脏等疾病。但胸片有盲区,有些部位是看不到的,如下叶背段、上叶尖后段、心脏后面、纵膈后面、横膈以下就是看不到的,若癌症病灶出现在这些位置,就可能被漏诊。
相比之下,胸部CT的清晰度更高,暴露部位更广,可以发现胸片上不能显示的石棉肺伴胸膜增厚,能发现胸片上不能发现的增大的淋巴结,还可以查明有无微小转移瘤,可显示肿瘤的存在及其部位、大小、数目。
陈医师说,40岁以上的人,身体机能下降,患胸部疾病的几率随之增加,因此,每年做一个胸部CT很重要。做了胸部CT,胸片就不用拍了。40岁以下者,若在日常生活中,有出现咯血,痰中带血,慢性咳嗽超过4周,也应做个CT。
如果是因为担心CT的辐射而拒绝每年做一次,陈医师说,完全没必要。体检中,CT的辐射剂量是调整过的,每年一次对人体的伤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同时,CT的费用只比胸片贵100多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