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子宫腔内。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时,就叫做子宫内膜异位症。它常见于卵巢和盆腔腹膜等处,外观多呈紫蓝色或暗红色的结节,为其他妇科病所没有。这些长错位置的子宫内膜同子宫里的内膜一样,在月经期间也会出血,脱落,但由于排不出来,血蓄积在局部,日积月累,就形成含血的囊肿。长在卵巢上的异位症经常形成这种囊肿,因为囊肿里的出血日子久了变的像巧克力糊一样,所以,有人美其名曰“巧克力囊肿"。 子宫内膜还可以在子宫本身的肌肉里生长,称为子宫肌腺病。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估计妇女人群中患病率高10%—15%。
异位症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因此主要见于育龄妇女。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很可能有许多因素共同参与,如月经播种,卵巢排卵异常,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不好以单一理由来解释。
异位症症状
1、疼痛是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有痛经者约占70%。年轻妇女可以有痛经,一般以月经第一天最重,以后很快好转。随着年龄增长疼痛程度逐渐减轻,婚后或生孩子后一般痛经消失。如果原来没有痛经,几年后或生孩子后才开始出现,或者原来有痛经,以后越来约重,生孩子后也不见好转,都可能是得了异位症。异位症的痛经还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越疼越厉害,不少人为此去看病,甚至影响学习工作。此外,原来痛经的妇女,如果痛经的时间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来是月经第1-2天,现在整个月经期都痛,有的提前几天就开始痛,月经干净了肚子还在痛,都要想到异位症。此外,约1/3的患者诉说性交时小腹痛,有的十分厉害,因而惧怕同房。还有1/3的妇女经常感到一侧或双侧下腹痛,可能和“巧克力囊肿"或者盆腔粘连有关。异位症的典型的症状还有肛门坠痛,刺痛或抽痛,轻者只是来月经时有,重者平时总有。少数患者疼痛还向大腿或外阴部放射。异位症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肚子痛的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明显关系。我们碰到过比儿头还大的“巧克力囊肿",患者没有腹痛。而有些人只是子宫后方长了一些异位症结节,却疼得不能忍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机制还很难确定。不过,目前认为有三大机制:1、腹腔中炎症因子的作用;2、异位种植病灶出血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盆底神经的受累或侵润。
2、不孕是异位症的另一主要症状。 约1/3 -1/2的患者不孕。不怀孕的妇女中大约1/3-1/2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3、月经异常 。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经前淋漓出血等,和卵巢功能障碍或并发疾病有关。宫颈或阴道的异位症可引起异常出血,甚至大量出血。
4、少数患者有经期发热,多见于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患者,盆腔粘连较广泛。
异位症诊断
1、询问病史和做妇科检查。妇科检查子宫常为后位,后壁峡部、宫骶韧带或后陷凹可触及有明显触痛的硬节。若子宫侧后方可触及活动差的包块,提示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
2、超声检查 。
3、血CA125测定 轻度患者血CA125多阴性,中重度患者血CA125多为阳性,对已诊断的异位症患者,定期测定血CA125可用于疗效观察。
4、腹腔镜检查 是异位症诊断的最佳方法。结合活检,腹腔镜诊断率可达100%。
异位症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分期待疗法、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的轻重和有没有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法因人而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对异位症要象对待癌症一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异位症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
1、期待疗法
无明显不适,仅是查体时发现盆腔有可疑内异症结节者可每3~6个月复查一次。接近绝经的患者可等待观察,绝经后疼痛症状将消失,异位病灶也会逐步萎缩甚至消失。年轻、疼痛不重、有生育要求者建议尽早怀孕,妊娠及哺乳期闭经对内异症具有抑制作用,可看作为异位症的自然疗法。
2、手术治疗
仍然是当今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适合于病情较重如卵巢有较大的巧克力囊肿、盆腔粘连严重、合并有子宫疾病如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者,或疼痛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有三种。
(1)保守性手术 只切除内膜异位病灶,保留卵巢和子宫,因而保留了生育功能。适用于年轻,想保存生育机能者。术后疼痛大多消失或明显减轻,约50-60%能怀孕。但疼痛复发率较高,需再做手术的可能性为10%左右。
(2)半根治性手术 切除异位病灶的同时切除子宫,保留部分卵巢,可根治痛经,术后较少复发。很少需要再次手术。但切除子宫即不能生育,所以适用于已生育、年龄在35岁以上、疼痛顽固或同时伴有子宫病变者。
(3)根治性手术 即切除双侧卵巢,同时常切除子宫。可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适用于年龄较大而且不想再生孩子的妇女。
当然,手术治疗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手术有风险、有并发症;手术切除的是明显的看得见的异位病灶,微小的看不到的病灶自然切不掉;手术不能防止异位症复发;手术还可能增加盆腔粘连(主要指开腹手术),影响怀孕。
3、药物治疗 治疗内异症常用而有效的药物有达那唑、孕三烯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激动剂 、孕激素类药物及口服避孕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