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表面表达TSH受体,TSH刺激可以增加Tg、NIS等的表达,并加快肿瘤生长。使用高于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可抑制TSH分泌,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减少复发的危险。
(一)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促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指征
1、抑制疗法的最佳指征年龄<65岁、无心血管疾病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尤其是高危组及绝经期前妇女。
2、分化型甲状腺癌作全甲状腺切除术后也应用抑制疗法,特别在容易复发的术后5年内。
3、当存在某些预后不佳因素者应给予抑制疗法,如不摄碘的甲状腺癌、年龄>40岁、肿块直径>4cm, 侵犯包膜等。
(二)制剂的选择
目前常用制剂为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半衰期较长,约7天,甲状腺素的含量精确,无过敏反应。
(三)剂量的掌握
应根据血清中的TSH浓度决定左旋甲状腺素的剂量,要求TSH降到一定的值,而T3、T4、FT3及FT4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治疗目标TSH值推荐,甲状腺癌中高危患者须全抑制治疗,抑制TSH<0.1 mU/L。低危患者作部分抑制,TSH抑制到0.1-0.5mU/L。
左旋甲状腺素从小剂量起始25 - 50 μg/d,每1-2周增加25μg,至治疗目标TSH值。
注意,甲状腺素的剂量须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以免骨质疏松,心肌耗氧增加。有以下因素时须加量:1.胃肠道吸收不良者:如肝硬变、短肠综合症等。2.同时服用某些阻止T4吸收的药物:如氢氧化铝、硫糖铝、硫酸亚铁、洛伐他汀(,降胆固醇药)、消胆氨等。3.妊娠等。
(四)服用期限
建议终生服用。低危组可在术后5年内施行全抑制治疗,并严密随访,5 年后若无复发, 可作部分抑制治疗或不予治疗。若有转移或复发时再作手术切除或其他非手术疗法。
若初次手术为甲状腺全切除,或术后己作核素碘消融治疗,随访时监测血清甲状腺球蛋(TG)水平;在抑制疗法中, 血清TG增高>5ng/时,必须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
(五)抑制疗法的不良反应
只要甲状腺素的剂量恰当,大多无甚不良反应。
一旦剂量过大可造成以下三种危害,必须预防。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亚临床型甲亢:只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使T3、 T4、FT3特别是FT4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便可避免。 2.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痛、血钙、尿钙增高及骨质疏松,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特别在摄钙不足、饮酒、烟瘾、激素依赖者及绝经期妇女中容易发生。 3.心肌耗氧量增加,促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对伴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或老年患者以及伴心房纤维性颤动时必须慎用或弃用抑制疗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