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我国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 /10万,估算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可达300万例。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剧增,随之而来的是老年疾病的增多,老年人因增龄的生理变化,更易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癌症,其发生率远远高于中青年,预测到2030年,65岁以上人群中癌症患病率将进一步增高,约占肿瘤总数的70% 。
老年肿瘤在本质上与其他年龄段的肿瘤并无差异。但由于老年的生理特征是机体实质脏器的萎缩和功能降低,还表现为免疫衰退的T细胞活化受损,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以老年人易患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老年肿瘤患者身体衰老虚弱,或身患多种心脑基础疾病,往往表现出非特异肿瘤症状,临床容易导致漏诊、误诊。另外,老年肿瘤患者骨髓储备及胃肠功能均较为脆弱,对放化疗耐受性差,不能耐受强效治疗。因为老年人基础代谢减退,肿瘤的发展缓慢,肿瘤转移率相对较低,有利于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缓缓图治,微调平衡,使肿瘤局部病灶(癌毒邪气)和全身体质状态(正气)达到一种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就可能出现“带瘤生存”的稳定阶段。这也是中医药治疗老年肿瘤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因此,中医药在老年肿瘤的治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当代肿瘤名家学术经验和自身临床体会,从以下五个方面简要探讨老年肿瘤的中医治疗策略。
1、治当缓缓图之: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发年龄段。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退,血流缓慢,血粘度增高,既往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一些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排泄和解毒功能减弱,因此治疗老年体质虚弱的肿瘤患者应在准确评估其体质状况、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即其恶性程度如何,肿瘤的病理、临床分期,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综合的、适合患者个体的,其体质和经济能力均能承受得了的综合治疗方案。
近20年来,不少医学家对癌症的认识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认为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如美国加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约翰?格拉斯皮教授说:“应该把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来治疗,这样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而不是非要把病治好,如果我们能让患者生存下来,而且生活得心情愉快,那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事实上,老年肿瘤患者的病情进展较慢,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来看待,以延缓肿瘤进展、减轻症状、减少痛苦和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带瘤生存)。基于此,我们在制定中医治疗策略时,应本着“祛邪不伤正”、“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采取缓和的、微调平衡的治疗策略。张元素在《活法机要》中曰:“若随以磨坚破结之药治之,疾虽去而人已衰矣。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类,用时则暂快,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疾者,当先养正则积自除。”[3]国医大师裘沛然也认为:“癌毒难以速除,元气所当亟固”。癌肿毒邪与外感六淫之邪有别,属本气自病,“毒发五脏”,邪自内生。所以治疗应遵循“缓以图之”原则,适度、适时,“治大国如烹小鲜”,“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不能以追求局部的、短期肿瘤缩小为目标,应时刻兼顾机体整体功能,使肿瘤与机体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长期带瘤生存!
2、杂合以治、复法大方:
老年肿瘤,往往早期症状不典型明显,及至发现已属中晚期,治疗上单一治疗手段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更应强调综合的治疗。所谓杂合以治,不是多种治疗方法杂乱无章的拼凑、堆砌,而是各种有效治疗手段的有机组合,甚至中医药、西医手术、放化疗等手段结合,多学科综合的治疗模式,随其所宜而使之,以期获得最佳治疗疗效。就单纯中医治疗而言,可以选择中药内服、外用、针刺、艾灸等方法。而中药处方也往往是扶正药与祛邪药有机组合,既有益气养血、补脾益肾,又有理气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利湿、软坚消Y等治法用药,因为肿瘤病因病机复杂,本虚标实,气血痰湿瘀毒相互胶结,难以单法取效。所以国医大师周仲瑛主张治疗肿瘤要“复法大方”,但方大药多,并不是简单的将益气养血、补脾益肾和抗癌解毒的药物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据病因病机,突出重点,有所侧重,所以方虽大、药虽多而有层次、有配伍,故能曲应病机,获得佳效。
3、病证同治
病证同治,就是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就是根据肿瘤发生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应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某一证型,给予相应治疗。辨证治疗中医治疗老年肿瘤应遵循的重要治则。所辨的证候或证型反映的是当前阶段肿瘤患者的病理概括。但作为肿瘤疾病,有其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其证候或证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的,在病情自然发展过程中或者经过治疗后,可能发生了演变,如肺癌早期可见气虚证或气阴两虚证,随着病情进展,阴阳气血津液亏耗,到晚期肺癌可见阴虚内热证或阴阳两虚证。掌握了肺癌的动态演变过程,就会对其治疗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不会犯一证一方到底的胶柱鼓瑟性错误,这就是动态的辨证治疗,也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的体现。
同时,辨病治疗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经验或现代抗肿瘤药物的药理研究,针对肿瘤疾病特有的“伏毒”或“癌毒”因素,选用不同的抗癌解毒药物。如消化系统肿瘤可选用八月札、半夏、半枝莲、白花蛇蛇舌草、石见穿等;泌尿系统肿瘤常选用萆Z、土茯苓、黄柏、苦参、半边莲等;头颈部肿瘤选用金银花、连翘、射干、僵蚕、夏枯草、辛夷、白芷等。
病证结合治疗模式,既注重整体的证候,又注重局部的癌毒。比较全面、客观,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老年肿瘤的临床疗效。
4、分期施治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积聚》谓:“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4]。”比较科学的将肿瘤的发病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制定相应治疗原则,即早期以祛邪为主,祛邪莫伤正;中期扶正祛邪兼施;晚期扶正为主、适时祛邪。在临证时,我们须根据患者正、邪、虚、实的程度决定“扶正祛邪”治疗的主、次、缓、急。现代医学的手术、放疗、化疗,可以视为中医的峻猛“祛邪”手段,其强度较诸中医峻猛攻下、以毒攻毒等治法更强,应善用、慎用,而不是畏而不用。所以,在中医药在老年肿瘤的综合治疗中,也应该分阶段而施,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对于早期术后患者,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术后康复,减轻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长期服用中医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术后辅助治疗阶段,中医药伍用放疗、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性和增加治疗效果(增效减毒);术后、辅助放化疗结束后,长期服用中医药,具有稳定病情、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转移、提高远期疗效的作用。对于晚期和不适宜手术及放化疗的老年肿瘤患者,应用中医药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痛,改善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时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教授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等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扶正培本为主中药有延长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由此可见,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气血脏腑功能状态、肿瘤的病理分期,分期、分阶段施治,制定科学的、适合于病人的治疗策略,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环节。
5、注重情志调摄
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七情过极,会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也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如朱丹溪《格致余论》对乳岩的认识:“若夫不得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闷,昕夕积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名曰奶岩。”《医碥》谓:“女子心性偏执善怒者,则发而为痈,沉郁者则渐而成岩。”皆强调不良情绪因素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调摄情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老年肿瘤的疗效、预后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清代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谈到瘰疬论治,曰“宜调养性情,抑肝扶土,慢期奏效”、“此症多因肝气不和,须情怀宽畅,庶几有益”[5]。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调摄情志,对于老年肿瘤的治疗起着积极的有益作用,不可忽视。
综之,老年肿瘤患者的全身机体状态和所患肿瘤的病理特性,决定了其临床治疗策略有别于一般中青年肿瘤患者。在老年肿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医药治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使之在稳定缩小肿瘤病灶、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我们继续深入临床的实践和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