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1984年由法国医生Galibert和Deramond首次应用于临床,经皮注入PMMA治疗一例C2血管瘤,1989年有作者报道采用此种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及肿瘤引发压缩骨折导致的疼痛。之后该项技术逐渐开展起来,发展至今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广泛应用于脊柱肿瘤导致的病理性压缩骨折导致的疼痛。后来有学者研究表明椎体成形术忽视了椎体变形及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的问题,胸腰段的脊柱后凸畸形会限制有效肺容积,加重限制性肺部疾病,同时还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产生胃肠胀气的感觉,引起患者过早的饱食感、食欲下降及营养不良,基于此发明了后凸成形术,经由一个球囊装置经皮置入椎体内,然后膨胀该装置尽量抬起终板恢复椎体高度,理论上该方法可以减轻因椎体压缩骨折所导致的后凸畸形,但该方法减轻疼痛的作用与椎体成形术相似。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止痛药物、卧床休息及支具固定等可能导致患者慢性疼痛持续2周到3月,会引起的活动限制、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治疗可迅速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脊柱转移癌或原发性脊柱肿瘤如多发骨髓瘤及血管瘤等,会引起病理性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可以联用活检术,在减轻疼痛的同时明确病理诊断,为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提供依据。
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适应征为引发明显症状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及肿瘤性病理性骨折。但应注意临床症状与影像资料的相关性。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必须明确疼痛与影像学骨折解剖部位的一致性,X线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多数患者的疼痛部位为骨折椎体加减一个椎节的部位,对于诊断困难的多发疼痛和非局限性疼痛患者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MRI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明确的骨折多会显示在T1像上受累骨髓腔低信号,新鲜骨折更有明显的骨髓水肿表现,对MRI检查结果有疑问者可以行放射性核素检查以补充诊断信息,但同时需要指出MRI检查不足以确诊急性骨折的情况很少。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禁忌征为:不引发疼痛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或疼痛与骨折无关;椎管内侵及注入骨水泥后有引发硬膜脊髓压迫风险者;凝血功能障碍及活动性感染患者。出现根性症状列为相对禁忌症。文献表明对于新鲜骨折(3周内)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较好,陈旧压缩骨折(大于3月)者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差。
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的影像引导推荐采用G形臂,可以精确实时的监测骨水泥的注入过程,对于CT引导许多学者认为其不能很好的实时观察到可能的骨水泥泄露,虽然它能很好的引导导针的精确置入。也有作者提出了CT和X线组合使用,CT用于引导进针,X线监测骨水泥注入过程。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的操作过程主要有2个重点问题:进针路径及骨水泥注入的量。经椎弓根途径是最常用的进针路径,当使用经椎弓根入路不满意时(如椎弓根直径过小)可采用椎旁入路,针尖位置在侧位片上应该位于椎体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或更前。对于缓解疼痛所需要的骨水泥量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一般认为疼痛的缓解和骨折稳定性的恢复有关,可以通过评估恢复椎体刚度所需的骨水泥量来评估临床缓解疼痛所需的骨水泥注入量,根据文献报道胸椎在2.5-4ml左右,胸腰段和腰椎在6-8ml左右,而对后凸成形术来讲骨水泥注入量应该和球囊扩张程度类似。
Eck等报道过一项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荟萃分析。共纳入168篇文献,结果发现椎体成形术能使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从术前的8.36降至术后2.68,后凸成形术能使患者的VAS评分从术前的8.06降至术后3.46.这两种手术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McGirt等对1980~2008年发表的所有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或肿瘤等椎体压缩骨折的文献进行了循证医学分析。结果显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在改善脊柱疾病的局部症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止痛等方面均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疗效。且两者有症状的并发症发生率都非常低。虽然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获得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