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曾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国发病率高达39%。患病年龄广泛,18-44岁是易发年龄段。75%的妇女在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5%的患者可反复发作。病原体(真菌酵母菌科的一种芽生酵母菌)80-90%为白假丝酵母菌。由于临床有明显的外阴阴道瘙痒,大量的阴道分泌物,严重病例外阴阴道充血、水肿、糜烂等引起疼痛等临床症状,给患病妇女带来痛苦的生活工作上的干扰。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上尚存在许多困惑和误区,有必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一、反复发作
1、人为造成阴道正常菌群紊乱: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与宿主间、微生物之间、微生物及宿主与外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微观的生态平衡的关系,阴道正常菌群是防止阴道感染重要防线,阴道内主要常驻菌有:乳杆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粪杆菌、支原体,假丝酵母菌(念珠菌)以及消化球菌等,乳酸杆菌-阴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有益菌,具有抗感染保护作用,乳酸是保持阴道酸性环境的重要物质,乳酸杆菌生长时产生的酸化作用能抑制致病菌的增殖,如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加德纳菌。因此,乳酸杆菌的存在及乳酸维护阴道正常酸性环境是保持阴道健康状态,维护菌群平衡的基础,乳酸减少,阴道PH升高,乳酸杆菌受到抑制,阴道菌群失衡,阴道局部微生态平衡破坏会导致VVC复发。因此不主张常规阴道冲洗。若阴道分泌物太多,必要时可应用酸性洗液清除阴道分泌物。部分患者出现阴道炎症时,不到医院明确诊断,自行用药,导致不正确治疗。
2、抗真菌药不合理使用:治疗疗程过短,用药依从性差----造成治疗不彻底.局部抗真菌治疗后,虽然能减少阴道内酵母菌数量及减轻体征及炎症的症状,但酵母菌未完全从阴道根除。成为持续酵母菌携带者当宿主环境允许,寄居的微生物数量将会增加,并形成菌丝和引起新的发作。
3、诊治规范还没有被很好地认识和执行: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药物选择应选择疗效确切、快速起效、迅速缓解症状、疗效、安全及依从性并重、有效防止复发、对阴道菌群无影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完成后检查真菌阴性者在下次月经后再巩固治疗一个疗程。连续3次月经后检查真菌阴性者方为治愈。对于复发性VVC: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至半年。
4、不重视诱因治疗:去除诱因才能有效治疗VVC:如控制血糖,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养成良好的局部卫生习惯。紧身不透气衣着、尼龙裤、连袜裤,经期使用棉条等与反复VVC发作有关。,游泳后发作与池水中氯气有关。
5、急性期间避免性生活:不需常规治疗性伴侣,但对性伴侣有临床症状或病原学检测阳性,建议同时治疗。
二、妊娠期VVC怎么办?
VVC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病率约为15%,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感染,如果有必要应及早治疗。临床研究证实可应用于孕期VVC治疗的最有效药物有:咪康唑、克霉唑!对于妊娠期妇女,早孕期权衡利弊慎用药物。可选择对胎儿无害的唑类药物阴道用药,如克霉唑阴道片而不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果行人工流产术时,在手术前后均应治疗。
三、注重随访
重视治疗后随访,对VVC在治疗结束后7~14d和下次月经后进行随访,三次阴道分泌物真菌学检查阴性,为治愈。对复发性VVC在治疗结束后7~14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通常为月经后)各随访1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