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知,很多家庭渐渐使用起热水袋或暖宝宝取暖,对于我们烧伤整形科医生来说,其存在的潜在风险需要告知。
低温烫伤是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以上温度时,引起表皮坏死的接触时间不超过1秒钟;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表皮或真皮浅层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烫伤面积通常也不大,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实际上大部分创面均较深,部分严重者甚至达到III度烫伤,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后果。
低温烫伤的人群,多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学生、工作群体,老年人因下肢感觉迟钝,以致发生烫伤不易知觉,直到烫伤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被发现。而学生群体及工作群体,则是因为白天学习、业务繁重,夜间熟睡较深,不易觉醒,所以烫伤不易察觉。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并阻断热源继续向深层传播,然后要及时就医,切忌使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一方面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另一方面着色后干扰医师对烧伤程度的判断。
由于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疗程相对延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切严重的低温烫伤,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很难治愈,必要时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依烫伤的程度而异外科接受治疗。
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以尤需特别注意。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易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热水袋不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
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70%左右热水即可,水温不要太热,并赶尽袋内的空气,不要挤压热水袋,注意把盖拧紧,防止水流出来。使用热水袋取暖的时间最好不要过长,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窝内,如果想睡觉时放在脚下取暖,要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