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多数出血可自止。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多种。
局部原因:
①鼻部受到外伤撞击或挖鼻过深或挖鼻过重;
②鼻中隔弯曲或有嵴、距状突,因局部粘膜菲薄,受空气刺激后易于出血;
③患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者易出血;
④少数病例是由鼻腔、鼻窦或鼻咽部肿瘤引起出血,如血管瘤、鼻咽癌、鼻窦癌等。
全身原因:
①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等;
②静脉压升高,如二尖瓣狭窄、肺水肿等;
③患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
④血液疾患,如白血病、血友病、各种紫癜等;
⑤肝、脾疾患及风湿病;
⑥磷、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功能引起出血;
⑦代偿性月经。
症状
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
检查
通过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