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早期识别与早期干预
从学龄前喘息儿童中识别出哮喘高危患儿有利于疾病的控制;API是目前常用的预测3岁内喘息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哮喘风险的指标;对于哮喘高危的学龄前喘息儿童,可采用每日低剂量ICS诊断性治疗(如0.5mg布地奈德),从而为哮喘的确诊提供依据。
目前对于学龄前喘息儿童很难做出哮喘的确定诊断,但由于8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学龄前期即开始出现肺功能损害,因此,从学龄前喘息儿童中识别出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是很必要的。
研究表明,与未患喘息的对照组儿童相比,确诊的喘息患儿支气管上皮网状基底膜明显增厚,且可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表明在喘息患儿中已存在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如果喘息患儿不进行早期干预,可导致成年期肺功能降低和哮喘风险增高。
如何早期识别诊断哮喘患儿呢?加拿大胸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学会2015婴幼儿哮喘诊断及管理中指出5岁以下儿童,既往反复出现2次以上哮喘样症状,医生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病情有改善,可诊断哮喘。2015GINA也指出,对有反复哮喘样发作,抗哮喘治疗有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哮喘。
婴幼儿哮喘有不同的表型,不同表型其预后不同,治疗时间也不一样。研究表明,哮喘预测指数(API)可有效预测3岁内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风险。临床医生可以使用API阳性来识别哮喘高危儿童,并教育患儿的家长要重视哮喘维持治疗。
干预小儿哮喘预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小儿哮喘预测次要危险因素包括:
(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如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建议按哮喘规范治疗。尽管存在过度治疗的可能性,但与使用抗生素相比,抗哮喘药物治疗能明显减轻学龄前儿童喘息发作的严重程度和缩短喘息时间。因此,对于反复喘息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学龄前儿童建议使用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2~6周后进行再评估。必须强调,学龄前喘息儿童大部分预后良好,其哮喘样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自然缓解。因此,对这些患儿必须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
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指出,API阳性的喘息患儿建议按照哮喘规范治疗,并定期评估。
2014年英国哮喘管理指南建议,根据临床评估(包括症状特点、过敏史、家族史、听诊哮鸣音、治疗反应性)分为高概率、中等概率和低概率哮喘诊断患儿,对于高概率患儿,可给予哮喘诊断性治疗。
2015年GINA也指出,对于可疑哮喘诊断儿童(包括喘息患儿),可采用常规低剂量ICS试验性治疗2-3个月,并评估患儿的反应,从而为哮喘的诊断提供依据。
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剂型为哮喘高危患儿的诊断性治疗提供了方便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增添了强有力的新武器。
综上所述,从学龄前喘息儿童中识别出哮喘高危患儿有利于疾病的控制;API是目前常用的预测3岁内喘息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哮喘风险的指标;对于哮喘高危的学龄前喘息儿童,可采用每日低剂量ICS诊断性治疗(如0.5mg布地奈德),从而为哮喘的确诊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