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外科医生在腹股沟疝的修补方面已经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此领域,无论是修补材料还是修补技术的提高都是令人十分鼓舞的,如成套的修补材料(网塞+补片),平片材料,以及腹腔镜探查和修补技术等。现代疝外科技术所展现的良好治疗结果已被广大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修补手段。人工合成聚丙烯网塞和补片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既用一个锥状网塞充填物对内环或缺损处进行修补,而补片用于加强腹壁缺损层(腹股沟管后壁)。随着腹股沟区解剖学上“耻骨肌孔”概念的提出,目前认为只有修补整个耻骨肌孔才能真正建立腹股沟区永久性的防御机制,从而有效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或再发。我们于2007年3月起开始使用普理灵(prolene)双层补片进行了腹股沟疝修补,目前已成功实行31例病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患者均系男性,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其中五例系双侧腹股沟疝(二例一侧系复发性),用两个补片进行修补;十二例复发性疝;一例系右腹股沟疝合并胆囊结石,在全麻下同时行疝修补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病人均在术后5~7天伤口愈合后顺利出院。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及浆液肿。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复诊,最长随访16个月,无复发病例,没有发现严重的或持续性术后疼痛,仅一例患者术后近期感到睾丸坠胀,予适量扑热息痛可缓解,并于术后6周症状消失,没有发现睾丸萎缩等病例。
2、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局部区域麻醉或全麻下进行,在腹股沟区做一4~6cm切口,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在其下方向内、外侧进行充分游离,建立一个很重要的修补间隙。然后沿着腹股沟韧带边缘向下游离至耻骨结节。这个间隙应足够大,可以容纳上层补片。对于腹股沟斜疝,采用锐性或钝性分离将疝囊与精索分离出来,并沿着被膜纤维分离至疝囊颈部的腹横筋膜。然后经内环置入一块柔软纱布对腹膜与腹股沟后壁的间隙进行游离,使之腹膜前间隙化。对于腹股沟直疝,在直疝三角找到疝囊,在缺损部位的基底部环形切开腹横筋膜,充分游离出疝囊,用纱布对腹膜前间隙游离,建立腹膜前间隙。当经腹股沟后壁完成此项分离后,就可以清楚的看见耻骨梳韧带。用手指将上层补片对折,并在连接部夹紧,使下层补片充分展开。这时对折的上层补片就像马僵绳一样,使下层补片能保证放置到位。然后从连接部处充分展开,对缺损部位进行完全的修补。此操作的技术要点是将集中于连接部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分散到下层补片的边缘,上层补片应放置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的间隙内,并将其展平,上缘要超过腹横肌的弓状缘,下缘要超过耻骨结节面2cm。在缝合上层补片之前,让患者咳嗽或作鼓腹动作,以证明下层能充分发挥作用。将上层补片缝合固定在耻骨结节,腹横肌弓状下缘和腹股沟韧带中点上。在上层补片上作一精索开口,使精索通过。斜疝的开口位于补片的中央,直疝的开口位于补片的下方。在缝合腹外斜肌腱膜之前,可将多余的上层补片进行修剪。最后确认该装置的上层补片已被充分固定而不会移动,将精索和神经放置于上层补片的上方,并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皮下组织,用可吸收缝线作皮内缝合关闭切口。
3、技术及经验
腹股沟疝进行修补时,手术医生必须准确认识“耻骨肌孔”这个解剖结构的重要性。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卵圆形裂孔。它的构成是:下界为上耻骨支的骨膜,上界为腹外斜肌和腹横肌;内侧为腹直肌;外侧为髂腰肌。它被位于前面的腹股沟韧带和其后面的髂耻束分隔为上下两个区域。在上区有精索经过,并经此通过内环。它的内侧是被称为“直疝三角(Hesselbach’s triangle)”的区域。下区的侧面有股血管穿过,陷窝韧带在其中间形成防护屏障,此区域的缺损导致了位于股血管周围各个位置的股疝。另外在进行修补同时必须考虑到对修补组织周围变形所产生的损伤及强度减弱,这一点在应用任何修补装置时都应特别引起注意。单纯应用网塞对原发性腹股沟疝进行修补时会产生一些问题,腹股沟管后壁的缺损依然存在,包括中下方和侧面,这些部分因为没有补片进行防护,对疝的再发生会产生极大的危险,因而必须同时使用补片修补。上层的补片应放置在一个足够大的范围,必须将它放置在超过耻骨结节的位置,以防止疝自耻骨肌孔的上区突出而复发。
因此,较理想的修补方法就是用这种双层聚丙烯疝修补装置。“prolene 双层补片”有三种规格可用于各类腹股沟疝的修补,它的三个部分是一体化的。它的下层补片用于对腹股沟管的后壁的后方,既腹膜前进行修补。它的下方修补能超过耻骨梳韧带,上方超过腹横肌,内侧跨过腹直肌,外侧能覆盖整个内环下,这样就修补了全部耻骨肌孔的缺损区域。但它必须放置在精索血管的深面。连接部对疝环进行充填式修补,像大多数网塞一样。而它具有一个平面,而不是一个点。通过连接部使上下补片连成一体。上层补片必须足够长和足够宽地覆盖与整个腹股沟后壁,周围仅需少许的缝合固定。
应用新型的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对于外科医生的要求就是去认识和接受一个“修复”观念,是对腹股沟的整体薄弱区域进行修复,从而不至于因遗漏导致疝的复发。分离造成围绕疝环的区域性外科损伤对于斜疝来说是不可能避免的。我们体会这种新的双层疝修补装置对疝的修补治疗是很成功的。这种手术术后活动,包括较用力的活动基本不要限制。术后不适也很轻微。该修补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临床结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