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常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便秘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风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损,植物神经功能减退,加之药物副作用、饮食改变、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胃肠粘液分泌减少,引发便秘症状。中医认为气虚血瘀、阴虚肠燥是导致中风患者便秘症状的主要原因。瘀血内阻则肠道失运,气虚则推动无力,阴虚则肠燥失润,水不行舟,进而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而成便秘。便秘导致内毒素的大量吸收,影响中风患者血糖和胆固醇的代谢,阻碍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影响中风后期的康复。
《本草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说明艾灸疗法具有温中散寒、回阳固脱、行气化滞之功。热敏灸疗法是一项全新的艾灸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采用艾条悬灸体表热敏腧穴以激发灸性感传,以达到气至病所的方法。临床多年运用热敏灸治疗便秘的结果表明,热敏灸治疗便秘的疗效显著。热敏灸理论认为,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不同功能态,而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则能呈现出“小刺激大反应”。腧穴敏化的临床类型多种多样,而热敏腧穴是一类新发现的腧穴敏化类型,其临床特性是当艾灸热敏腧穴时能呈现出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觉(如酸、胀、压、重等)等灸性经气感传。热敏灸疗法的特点是选取热敏腧穴进行艾灸疗法,能高易激发灸性感传(出现率达95%),使气至病所,达到高效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
《灵枢?九针十二原》述:“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当人体五脏有疾时,十二原穴会出现腧穴功能状态的变化,且《灵枢?背腧》又论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早在《内经》时代,医家就开始强调寻找穴位必须重视腧穴的功能状态的变化部位。中医学理论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疾病往往反应于体表穴位,因此,不同的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时期,穴位的功能状态是不同的,即敏化的状态不同。众所周知,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气至”,《内经》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何谓气至?气至就是经气感传气至病所,如此才能达到《内经》中“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最佳针灸疗效。热敏腧穴是新发现的穴位敏化类型,其对艾热刺激具有高度敏化的特性,能高效激发经气感传。研究观察发现,艾灸热敏腧穴时,常能激发透热、传热等经气感传现象,符合《内经》所述“气至病所”的要旨,其临床疗效显著优常规艾灸对照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