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化,导致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和屈曲障碍的一种疾病。臀肌挛缩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主要的是注射性臀肌挛缩,多发生于婴幼儿或学龄前儿童反复肌肉注射青霉素与苯甲醇溶媒。由于注射部位的肌肉受到药物的刺激,使肌肉组织发生纤维瘢痕化,深度可累计肌肉全层,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臀肌挛缩发病多为双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走路姿势异常,特别是跑步时双腿向外摆动,此外由于肌肉瘢痕化萎缩使屈髋受限,步幅较小,犹如跳跃前进;患者站立时,双下肢不能完全靠拢,轻度外旋,由于臀大肌上部肌肉挛缩,肌肉容积缩小,相对显现出臀部尖削的外形;坐位时,双膝分开,不能靠拢,不能翘“二郎腿”;蹲位时的体征有两种表现:一部分病人表现为,在下蹲过程中,屈髋受限,不能完全蹲下,此时双膝向外一过性的划一弧形后,双膝才能靠拢,完全蹲下。另一部分病人则表现为下蹲时双髋呈外展、外旋位,双膝分开,症状如蛙屈曲的后肢,前一种体征称“划圈征”,后者称为“蛙腿征”。这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是由于病变程度及范围不同所致。后者的病变往往较前者严重而广泛。部分患者屈伸髋关节时,可产生弹响并可在臀部触及一条斜行硬化带。 有的侧身睡觉时上面那条腿膝盖放不到床上;严重的可有驼背、身体歪斜、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长短腿(两条腿比较不一样长)。
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体征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原则上臀肌挛缩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臀肌挛缩不但影响美观,影响生活质量最重要是的长时间的臀肌挛缩会引起髋关节运动受限从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患者无明显膝、髋关节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不会跷“二郎腿”的臀肌挛缩的患者可先试行非手术治疗,主要的方法有:手法按摩,患者屈膝侧卧,被动强压膝外侧,使股内收;并膝下蹲锻炼;两足分开站立,同时做屈髋、屈膝、并膝动作及下压膝外侧; 高频电局部治疗。对于上述经功能锻炼,物理疗法不能缓解而又渴望治疗及臀肌挛缩症状明显的患者均应行手术松解。
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放性的手术,多采用“S”型,“Z”型或弧形切口,虽然对臀肌挛缩的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手术方式的缺点亦很显著: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瘢痕明显等。现微创技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已为众多学者所共识成为臀肌挛缩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关节镜下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在切口长度美观、术后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臀肌挛缩,手术两个小切口只有8mm左右。术前会将坐骨神经、臀上和臀下神经及股骨大转子标出,以防术中误伤神经,手术过程是在关节镜的监视下对挛缩的臀肌进行松解,视野清晰能够很好的分清组织结构,避免手术误伤。同时应用等离子刀切断臀肌内挛缩变性的纤维带,只会对邻近组织产生微热,不会造成热烧伤,对周围软组织没有热辐射损伤,组织反应轻,术后渗出少,进而能够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切除后亦不会导致抬腿减弱,运动能力减低等情况的发生。
关节镜术式的术后功能恢复:术后以腹带加压包扎,双下肢并膝固定, 24 h后并膝屈髋屈膝位, 24-48 小时拔除引流胶条,开始行床上功能锻炼,主要动作有平卧双髋略外展同时反复尽力做髋内、外旋运动,平卧伸膝伸髋尽力交腿后屈膝屈髋,两腿交替进行,并膝屈膝屈髋同时双手抱膝。术后4天床下锻炼,平地走“猫步”;坐位伸膝交腿屈膝成“二郎腿”,两侧交替进行;双手抓扶手并膝伸腰屈膝屈髋,反复进行;直线上下楼梯。12~14 天拆线。功能锻炼持续6~8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