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降低,而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导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二、女性绝经年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前中国妇女的的平均寿命已达75岁,而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在临床上,把妇女在40岁之前绝经称为“早发绝经”或“卵巢功能早衰”,把妇女在55岁以后绝经叫做“晚发绝经”。如果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卵巢,或因放射物或化学性药物的作用而使卵巢丧失了功能,并因此导致绝经的则被称为“人工绝经”。决定妇女绝经年龄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体内卵母细胞的数量。随着妇女年龄的增长其卵巢功能会逐渐衰退,并停止排卵,致使卵母细胞逐渐减少而导致绝经。绝经的年龄与下列因素可能有关:
1、 遗传及家族因素:母亲及姐妹绝经较早者,则本人绝经也早;反之,则较晚。
2、 营养状况:相关的研究发现,长期营养不良、身材矮小、体重较轻的妇女一般绝经都比较早。而营养状态好,身材较高,体重相对较重的妇女则绝经较晚。
3、 患病因素:一般来说,患有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可导致妇女提早绝经。此外,患恶性肿瘤后经过放化疗的妇女也可引起卵巢早衰而导致绝经。而患有子宫肌瘤、子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妇女,可出现绝经年龄推迟的现象。
4、 婚育状况:一般来说,已婚妇女较未婚妇女绝经迟;妊娠次数越少的妇女绝经越早;哺乳期较长的妇女绝经较晚。这是因为妊娠期和哺乳期都可以暂时抑制排卵,从而相对地延长了妇女一生的排卵时间,使绝经期延迟。
5、 吸烟和酗酒:吸烟是妇女绝经年龄提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由于尼古丁影响卵巢血液供应,使卵巢功能早衰而造成的。而酒精可直接损伤性腺,导致卵巢萎缩。
6、 精神因素:经研究表明,夫妻关系融洽、性生活和谐的女性,其绝经年龄较夫妻关系不和、纵欲或缺乏性生活的女性相对晚些。尤其是精神压力大、操劳过度、长期抑郁、焦虑的妇女,更易提早绝经。
7、 手术或癌症治疗等“人工绝经”:手术切除两个卵巢将导致更年期提前。放化疗均可以导致围绝经期的提前,被诱导(手术或癌症治疗) 引起围绝经期的女性倾向于有更加严重的更年期症状,因为她们的雌激素是突然间明显的减少,不像自然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她们的雌激素水平在几年的时间内是逐渐减少的。
三、围绝经期主要症状
1、 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经量增加甚至大出血,也可表现为淋漓出血,无排卵性出血较常见。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时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取子宫内膜做活检,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2、 与雌激素下降有关的症状:
1)精神神经症状:往往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声哭闹等兴奋型表现;或焦虑、内心不安、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情绪低落等抑郁型表现,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
2)血管舒缩症状:潮热为围绝经期的标志性症状,与雌激素减少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有关。表现为面颈部皮肤潮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这种不稳定状态通常持续1年左右,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3)心血管疾病:雌激素下降时,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导致围绝经期高血压,收缩压升高为主且波动明显。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各种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值降低,使妇女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增加。
4)泌尿生殖症状:表现为乳房萎缩、下垂;外阴及阴道萎缩,外阴皮肤瘙痒,阴道干燥,易发生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引起排尿不畅,残余尿量增多,且尿道粘膜菲薄,易损伤,可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尿道缩短,粘膜萎缩变薄括约肌松弛,常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5)骨质疏松:围绝经期妇女25%患有骨质疏松,雌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骨质吸收抑制物降钙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雌激素不足时骨质吸收增加。此外,绝经后刺激骨质吸收的主要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亢进,导致骨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多发生于椎体骨。
四、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需要除外相关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及精神疾病等,卵巢功能评价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血FSH值及雌激素(E2)值测定: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绝经过渡期血FSH>10 I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闭经、FSH>40 IU/L且E2<10~20pg/m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五、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治疗和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治疗月经紊乱;预防远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折、皮肤老化、性器官萎缩及老年性痴呆等。围绝经期精神神经症状可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应进行心理治疗。
1、一般治疗:症状较轻患者,可给予耐心解释、安慰,以消除顾虑,鼓励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必要时可给予量的镇静药物以助睡眠。为预防骨质疏松,老年妇女应坚持体格锻炼,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E,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足量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饮食。
2、性激素替代治疗(HRT)是指围绝经期女性补充外源性激素,纠正体内雌激素不足引起的改变,有利于调整内分泌平衡,能控制和改善因缺乏雌激素所导致的症状,并预防远期疾病的一种医疗措施。性激素的补充原则是:生理性补充、个体化处理、以最小量达到最好效果。
3、应用HRT的适应证:绝经相关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的问题;低骨量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4、开始应用时机:在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及出现相关症状后即可应用。
5、应用HRT的禁忌证:已知或怀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或子宫内膜增生;已知或怀疑有乳腺癌;已知或怀疑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卟啉症、耳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孕激素相关的脑膜瘤。
6、 应用HRT的注意事项:
1)HRT是针对与绝经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为减少长疗程增加肝脏负担及对血脂的影响,一般选用天然雌孕激素;
2)绝经及相关症状(如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是应用HRT的首要适应证;
3)应用HRT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4)HRT不应该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
5)对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的同时,应同时应用适量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对于已切除子宫的妇女,则不必加用孕激素;
6)应用HRT时,应在综合考虑治疗目的和风险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有效剂量;
7)在出现绝经及相关症状后,即可应用HRT,根据激素异常的情况选择HRT方案;
8)应用HRT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个体化评估,决定是否继续或长期应用;有绝经症状的可采用短疗程,对骨质疏松者需要长疗程,应根据评估情况决定疗程的长短;
9)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并存在其他疾病时,在排除禁忌症时,可于控制并发症的同时应用HRT;
7、 治疗方案:
1)单一雌激素的治疗适用于已行子宫切除术的妇女。
2)单一孕激素治疗:周期性应用适用于绝经过渡期,改善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出现的月经紊乱症状,多于月经后半周期连续使用。
3)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模拟自然周期,28日为一个周期,在雌激素连续应用的基础上,于周期第15~28天加用孕激素,服完1个周期后会发生月经样出血,然后进行下一周期的服药。适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早期,希望有月经来潮的女性。
4)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应用:每日同时服用雌孕激素,连续不间断,不发生撤药性出血,但可能会发生不规则淋漓出血。适用于绝经多年妇女。
5)用药途径:分为口服、阴道给药、皮肤贴片及乳膏等。
6)用药疗程:短期应用为了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待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长期用药防治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疾病等,HRT至少5~10年。
六、副反应及危险性
目前通过雌孕激素的合理配伍以及治疗期间的监测,长期应用HRT已较安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副反应及危险性。如性激素本身引起的副反应;子宫异常出血需要重视并行诊刮术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长期应用单一雌激素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如果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则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乳腺癌与绝经后HRT的相关性程度还存在很大争议,来自国际绝经协会的随机对照数据显示,初次使用HRT的妇女中在5-7年内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围绝经期女性激素补充治疗已越来越被医生和广大妇女重视,在围绝经期就开始激素(“时间窗”)补充并且长期持续应用,对骨骼和心血管则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其他益处;激素补充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小于60岁的妇女采用激素治疗时基本不用考虑安全性问题;目前相关文献及研究证明HRT在有适应证、而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科学、合理、规范的应用并定期监测,其有益作用将远远超过其潜在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