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脏病如何选择手术时机
- 发布于 2010-05-02 19:22 来源:李福海医生
我国每年有15万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是否需要手术、什么时间做手术最好是这些家长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恰当的手术时间选择会增加手术风险甚至失去手术的机会,或者使原本能够自愈的患者饱受开刀之苦,那么如何选择手术时机呢?
常见的先心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三种疾病占先心病的一半。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存疾病或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几近100%,手术的远期效果也很好,可以与正常人的生活质量相同。但如果合并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失掉手术机会或大大降低手术成功率;即使手术成功,一些患儿的肺动脉压仍会进行性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患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李福海
1、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很少自然闭合,有研究显示1岁以内初次就诊者约1/3可自然闭合,1岁以后自然闭合的可能性很小。房间隔缺损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常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有可疑杂音,很少出现肺动脉高压,故介入治疗或手术年龄为学龄前为佳(4~5岁)。手术适应症为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心电图示右室或右房肥大或有束支传到阻滞、体格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当然这些标准不一定同时存在。大部分第二孔缺损患者可用介入治疗替代外科手术。
2、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约有21%-63%的患者可自然闭合,肌部缺损较膜部缺损的自然闭合率高,小型室缺、1岁以内患者闭合率高。缺损小者(5毫米以内)如果无肺动脉高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改变不明显者不提倡手术,但要随诊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5毫米以上的缺损宜于学龄前(4~5岁)手术修补或介入治疗封堵。小婴儿如有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及顽固性反复性肺炎,应积极考虑手术;部分经呼吸机辅助呼吸仍难以控制肺部感染的小婴儿可急诊手术。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如肺动脉压力大于体循环动脉压的一半应及时手术修补。介入治疗适用于缺损2-12毫米、年龄3岁以上的膜部室缺和肌部室缺的患儿。
3、动脉导管未闭:大部分可避免手术,经介入治疗治愈。介入治疗适用于年龄3个月以上、体重4公斤以上的患儿。手术宜在学龄前施行,必要时任何年龄均可手术。动脉导管未闭可合并其他先心病,并可成为其他复杂先心病患儿赖以生存的条件,如肺动脉瓣闭锁、大动脉转位等,故新生儿期关闭导管应慎重,在这些情况下吸氧都是禁忌的。
4、法洛氏四联症:复杂先心病以该病最常见,目前争论最多的是手术年龄问题。该病25%死于1岁以内,约70%患儿需要?岁以内手术。以往由于年幼婴儿一期根治术死亡率及并发症高,故倾向于先作姑息分流术,目前多家医院采用一期根治手术。早期矫治无疑对患儿的整体发育是有利的,尤其对缺氧紫绀严重的患儿,应早期手术而不考虑手术年龄。
5、其他: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房间隔缺损)均应在1岁内手术,如合并心衰或紫绀应考虑提早手术。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由于临床症状很轻,可根据病情择期手术,手术最佳年龄3-5岁。
目前,小儿先心病领域正经历着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不但某些先心病可通过外科手术根治,而且许多以往无法手术或手术效果极差的先心病,如主动脉弓离断、右心发育不良综合症、单心室、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等,由于手术方式的改变及手术材料的研制和更新,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小儿心脏移植用于矫治复杂畸形在国外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