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咳嗽的经历。有人认为,咳嗽不是大问题,抗抗就过去了。也有人觉得,咳嗽就要用止咳药。更多的人相信,咳嗽就是呼吸道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关于咳嗽,您应该知道:
1、咳嗽亦敌亦友
5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实际上,在健康与疾病方面,也存在着识别敌友的问题。首先,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如果这种反射削弱或消失了,异物就会很容易进入我们的呼吸道。
大家都知道,患有中风的老人,容易患肺部感染,就与其咳嗽反射降低有很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咳嗽还真是我们的朋友,有利于防止异物就如呼吸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但是,咳嗽又是很多疾病的信号。并且,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咳嗽就是我们的敌人了。
既然咳嗽和人类的关系是亦敌亦友,因此,当人们出现咳嗽症状时,一定要分析原因,找出导致咳嗽的原因,从而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2、咳嗽病因多多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其相关的疾病并不局限于呼吸系统疾病,也并非仅仅是内科的问题,小咳嗽背后可能有大问题。
首先,咳嗽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感冒、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还有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说得再吓人一点的,肺癌,等等,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但上述疾病通过医生的检查,多能在一定时间内作出诊断。
纠结的是,很多人因为长期咳嗽,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胸片、CT都做了,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现代临床上,把咳嗽时间大于8周,胸片或CT检查没有明显异常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下面重点说说慢性咳嗽。
3、鼻病也咳嗽
有一种慢性咳嗽,叫“鼻后滴漏综合征”。这种疾病的表现是,除了咳嗽、咳痰外,还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鼻后滴流感、嗅觉障碍等。对于这种类型的咳嗽,除了按照医生的嘱咐治疗外,日常用辛夷花、藿香泡水代茶饮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只咳不喘的哮喘
还有一种长期不愈的咳嗽,被称为“只咳不喘的哮喘”,学名叫做“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
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这种病还很常见,由于现在这个季节风大,昼夜温差较大,且空气中花粉等过敏原较多,来医院就诊者这类患者也比其他季节要多一些。由于这种咳嗽的发作往往有一些诱因。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控制,出门时可戴口罩,卧室内注意通风,不要铺地毯,咳嗽发作期间禁用海鲜类食物。
5、“胃咳”也不少见
有些朋友除了咳嗽外,还有时感觉烧心,泛酸,打嗝,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了。这种咳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和咽部,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对于这种类型的咳嗽,调整生活方式显得非常重要。例如,体重超重患者应减肥,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避免饮用咖啡类饮料及吸烟,枕头不要太低,等等。
6、药物也会引起咳嗽
医学的进步使得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更深入了。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使血压得到有效地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会引起刺激性的咳嗽,成为“药物性咳嗽”。如果您或者您周围的朋友有长期咳嗽的情况,且发生时间与服药时间有相关性,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请专科医生判断服药与咳嗽的关系,必要时调整降压药物。
关于咳嗽,还有很多需要大家了解的。陈大夫也在不断学习。有机会再和大家继续聊咳嗽这个话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