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诊时得知暂不适合抗病毒治疗后就放弃了抗纤维化治疗;还有许多患者已经发现有肝纤维化却不予重视,不愿进行治疗,以为没有任何症状就没有必要去治疗,治疗完全是浪费金钱和时间。这些肝病患者,应理解什么是肝纤维化,什么是肝硬化,以寻求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肝纤维化就是肝硬化”,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实不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个不同的病理阶段。
临床上引起肝纤维化的原因有很多,各种慢性肝损害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先天性肝纤维化较为少见,继发性肝纤维化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纤维化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那么,肝纤维化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打个通俗的比方,加入我们身体表面的皮肤被弄破了,就会有伤口,等到伤口长好了,会留下疤痕。这种疤痕由纤维组织形成,结疤的过程就叫纤维化。如果伤口小,切口整齐,缺损部分主要由原来的皮肤组织增生来修复,形成的疤痕就小,纤维化程度轻;反之伤口大、切口不齐,缺损部位不得不由纤维组织来填充,这样形成的瘢痕大,纤维化程度较重。
肝纤维化情况类似于这种结疤的过程,只不过结疤的场所是在肝脏。肝脏内因炎症而损伤的肝细胞坏死后被机体清除,缺损的部位如被增生的肝细胞修复,则肝纤维化程度轻甚至看不到纤维化;缺损的部位如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填充,肝纤维化程度就较重;如果纤维组织不断增生,侵入肝组织内,破坏正常肝组织的结构,形成许多由纤维组织聚集的索条或包绕的结节。肝脏质地变硬,这就是肝硬化。
可见纤维化是走向肝硬化的“桥梁”,也可以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之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因此,若能及早发现,采取措施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现,则可防止肝硬化的出现。轻度的肝纤维化是完全可逆的,如能积极治疗,及时终止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则有可能避免发生肝硬化。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就像癌前病变和癌症的关系,如对肝纤维化处理得当,就可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就像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可防止癌症一样。肝纤维化不作防治,等到转化为肝硬化后再治,就比较棘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