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属祖国医学“附骨疽”范畴,发病率较高,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改变,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多重耐药菌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和检出率不断上升,使慢性骨髓炎难于治疗。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的内治或局部用药,配合手术清创引流及修补骨缺损等措施以促进疾病的恢复。但此病往往容易复发并且缠绵难愈。中医对本病已积累不少宝贵的经验,使某些顽固性病例得以痊愈。通过对本病的中医药研究情况进行探讨,证实应用中药内服具有调整全身脏腑器官的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减少细菌耐药、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等优点。遵循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通过动物实验系统地观察中草药灌胃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中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目前中医对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药物,且目前多属临床性报道,其中尤以验方为主,其结果须待进一步验证。而对于该病实验研究报道尚甚少,其中刘献祥等报道了用骨髓方(制马钱子、皂角刺、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金银花、生地黄、炙全蝎、穿山甲、赤芍、生黄芪、当归、甘草)灌洗和内服对造模大白鼠的实验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中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确切疗效还有待大规模的动物实验证实。
中医历代对慢性骨髓炎(附骨疽)的认识
1、中医对本病病因机制的认识
慢性骨髓炎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了病名和病因记载,至隋代《诸病源候论》称之为“附骨痈”、“附骨疽”沿用至今。该病的发病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患者体质素弱或病后体虚,余毒残留,兼之湿热内感,邪毒窜泛筋骨,以致气血壅滞,经络闭阻不通,郁而蚀骨;或是内热炽盛,火毒深窜入骨,壅滞不行,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蕴脓腐骨;或肾中精气不足,阴寒之邪深袭,凝滞内郁,热而败骨;或寒湿之邪因人之虚,深袭伏结,郁久化热,湿热之邪凝滞经脉气血,化腐成脓而伤骨。
2、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2.1清热解毒
中医学认为火毒始终是本病的主要矛盾。其发病机制为感受邪毒,壅遏筋骨,壅郁化脓,故在治疗中应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为主。临床多见患肢疼痛彻骨,活动受限,身热持续不退,口干渴,便秘,舌质红,苔滑腻,脉滑数。史氏[1]等治以地黄双花汤加减,方中以生地黄、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主,当归、赤芍药、透骨草活血止痛为辅,佐陈皮理气散结,使清热而不瘀滞。张氏[2]治疗上以解毒祛风,清热散结为原则,采用解毒清骨散加减。方中金银花,浙贝母、蒲公英、蚤休等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品,人参、当归等调补气血,扶正祛邪。李氏[3]等运用骨疽灵散,该方中生南星、生大黄泻火解毒,活血消肿,加玄明粉等增强其清热消肿止痛之力;冰片辛香走窜,协助诸药穿透肌肤透达骨骼,诸药合用共收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2.2补益气血
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指出:“夫附骨疽者,乃阴寒入骨之病也,但人之气血生平壮实,虽遇寒冷邪不入骨”。说明正气内虚,清邪侵袭,正不胜邪,邪毒不能外散反而身窜入骨,因此采用补益气血,扶助正气,托毒外出的治疗原则。卿氏[4]运用加减托里消毒散为基础方治疗本病,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等补气,川芎、当归、白芍等补血。赵氏[5]针对本病末期全身表现虚弱无力者,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佐以祛腐,内服八珍汤合四虫散。
2.3活血化瘀
慢性骨髓炎日久不愈则“久病必瘀”,气血瘀滞,患处失于濡养而难以愈合。唐氏[6]等在前人去腐生新的方药基础上,用活血化瘀之药,如当归、川芎、赤芍药、桃仁等,取得良好效果。张氏[7]采用仙葫骨炎片2号,功效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扶正托毒为辅,亦取得满意疗效。
2.4补肾填精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久病及肾”。此病发展到后期,必然耗气伤精,精亏则肾虚,肾虚则骨不固。唐氏[6]倡导补肾填精壮骨法,多选用杜仲、狗脊、肉苁蓉、菟丝子等药补肾,另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茸、龟板等填精壮骨,服后疗效显著。李氏[7]在所选方药中常采用淫羊藿、补骨脂等补骨健骨药,使脾肾健旺,气血通畅,病骨逐日恢复。
3、证析、立法、方药、配伍
附骨疽经年累月不愈,反复发作,损耗机体,气血亏虚,脾肾不足。由于内有邪毒残留,虚中有实,所以虽然局部症状表现突出,但在治疗上应局部与整体结合,扶正祛邪,故治当补益气血,温肾健脾,托里解毒。药用骨炎去杖灵,方中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升阳,生津养血,扶正祛邪,托毒生肌,共为君药。当归、白芍、白术、陈皮、熟地、补骨脂、鹿角胶、茯苓补肾健脾,生血益精,滋阴生肌敛疮,共为臣药。佐以蒲公英、黄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清除残留邪毒。甘草生津滋阴养血,调和诸药为使。全方诸药有补有泻,标本兼治,共行养气血,补脾肾,扶正祛邪生肌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抗菌抑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血管微循环等作用。对慢性骨髓炎应用本方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有显著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