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治疗的关键
1、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介入治疗肝肿瘤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TACE适应于巴塞罗那(BCLC)B期患者及部分C期患者。
3、TACE前应具体了解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及供血动脉。
4、严格适应症及禁忌症。
5、治疗后行DSA或DynaCT断层进一步了解病灶栓塞程度。
6、个体化的TACE治疗。
7、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肝内病灶数目、分布及肿瘤血管供血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走行是直接影响到TACE操作速度和肝癌介入疗效的关键。
TACE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各种实体富血管肿瘤的术前姑息性介入。
2、各种动脉瘤及部分良性肿瘤。
3、肿瘤破裂出血。
4、肿瘤的动静脉瘘。
禁忌症:
1、不能选择性靶动脉插管者。
2、栓塞后可能造成某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
3、严重恶病质患者。
4、原发性肝癌肝功能childc级且无恢复可能。
DynaCT血管介入三维成像技术
西门子公司在2005年推出独特的DynaCT技术,它是在介入治疗过程通过AXIOMArtis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采用平板C臂的旋转采集技术来同时实现血管造影和CT软组织成像。
DynaCT采用C臂的旋转采集技术DYNAVI2SION所获的图像,计算得出CT。原始图像数据在一次C臂220°的旋转过程中获得,大约需要(5~10)秒。然后通过LEONARDO工作站进行重建,在3分钟内即可在工作站和床旁观察到CT图像。
基于平板探测器技术的DynaCT血管造影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避免在介入治疗之中或之后,还要将病人转移到CT室进行检查的环节,彻底改变了介入放射科室的临床工作流程。
不仅帮助医生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介入治疗过程中准确诊断所需的图像信息,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效率,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
DynaCT的卓越表现使得它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介入治疗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基于DynaCT技术的临床及科研方案将为介入放射学开拓全新的研究领域。
DynaCT及Inspace图像成像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难度
1、旋转采集中心的确定极为重要,它是DynaCT。断层及Inspace3D图像成像的基础。
2、检查部位偏离或丢失,就导致重建图像显示的不完整或检查失败。
3、对比剂浓度必须适当稀释并充分搅拌。
4、采集时患者的持续屏气时间。
5、肝区内是否存在金属异物等。
DynaCT临床应用价值
1、基于医学信息系统应用DynaCT血管介入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肿瘤介入后的预后评估,是对DynaCT临床应用方面的一项有效拓展。
2、该技术将较大地提高血管介入的治疗效果。
3、能够为有关部门制定介入不良事件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临床工程技术上的支持,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社会效益。这将成为介入治疗从业人员发现和报告可疑不良事件的依据。
DynaCT优点
1、DynaCT断层及Inspace3D图像能提高微小肿瘤病灶显示率及异常病变的检出率。
2、DynaCT断层及Inspace3D图像能更清晰提供肝肿瘤供血血管解剖信息。
3、DynaCT及Inspace3D的重建图像基本上都能满足诊断和治疗的要求。
4、进一步了解肿瘤栓塞后情况。
DynaCT与DSA技术相比
1、一次性旋转即可获得不同角度的多维空间血管造影图像,增加了影像的观察角度,能从最佳的位置观察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提高病变血管的显示率。
2、有利于提高介入栓塞治疗导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
3、该技术实质上是对正位DSA检查的重要补充。3D2DSA是在工作站将旋转DSA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利用VR、MPR、MIP、SSD等技术,对影像在三维空间做任意角度的观察(甚至机架无法达到的角度),清晰显露出动脉分支走行及靶血管与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有效避免邻近血管重叠或掩盖。
4、此项技术突破了常规DSA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个角度和图像后处理手段少等局限性,极大地方便了介入诊疗操作,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血管内治疗方案的设计。
4、3D2DSA病例均能很好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及其分支开口处的立体位置关系,同时栓塞前后3D2DSA比较,还可以很直观地评价栓塞临床效果。
5、临床在介入治疗中减少寻找病变供血血管常采用多次超选择性插管,依次造影证实,增加了曝光剂量和对比剂量,又易导致血管损伤等缺点。
栓塞后DynaCT应用
1、了解肿瘤栓塞后碘化油分布。
2、进一步了解微小病灶栓塞情况。
3、因异常动脉供血造成肿瘤栓塞不完全。
4、肿瘤栓塞后是否有血管再通或血管栓塞不完整。
5、提高栓塞质量,为肿瘤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6、DynaCT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