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
定义:是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最常见的外周前庭功能紊乱,属于内耳疾病。病史可呈自限性。
分类:50~70%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
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
诊断标准:
1.、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关(受累的半规管与引力一致)的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眩晕呈旋转性或漂浮感,可伴轻微头痛、恐惧、恶心及不稳感等症状。
2、 The Dix-Hallpike test引出特征性眼震伴眩晕,其特征为:
①短潜伏期(一般1~5秒);
②有限持续时间(一般<30秒);
③患耳向下时诱发向地的旋转性眼震(快相向上为后半规管BPPV ,快相向下为前半规管BPPV);
④恢复坐立位时出现反向眼震;
⑤反复置于诱发位置反应减弱(眼震有疲劳性);
3、 鉴别或排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颈椎病和后颅窝肿瘤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之后引起的疾病。
水平半规管BPPV(变异):患耳向下时诱发向地或背地的水平型眼震,强度大于非病变耳。
主观性(Subjective)BPPV:有上述病史,The Dix-Hallpike试验诱发不出明显眼震但伴有眩晕症状,管石复位治疗有效。
疗效评估:
从治疗后2周开始观察,把治疗前后3个月的患病状态对比后进行疗效分级:
1级:眩晕及眼震完全消失;
2级:BPPV缓解,但其它眩晕仍然存在;
3级:眩晕及眼震部分缓解,位置性眩晕明显改善(包括发作次数减少和眩晕及眼震的强度减弱),但仍然存在;
4级:无变化或加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