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面瘫?
面瘫,即面神经炎。中医又称口眼歪斜,吊线风,口僻。是一种以颜面一侧表情肌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
面瘫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发生于20――35岁的健康成人,男性多于女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神经病变,和脑梗塞、脑出血导致的面瘫有本质区别。
二、面瘫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1.一侧面部表情肌板直不适;病侧抬头纹变浅或消失,眼睛闭合障碍甚至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对侧,口角歪向对侧并鼓嘴时漏气、漱口时漏水、吃饭时挟食。
2.部分患者同时伴有病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耳鸣,耳后根疼痛。
3.部分患者发病前先有耳周疼痛、肿胀,继而耳周耳道出现疱疹,一二日后出现口眼歪斜。
三、面瘫的发病率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对部分城市居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面瘫的患病率约为4.3人/千人。
四、面瘫的发病规律
面瘫的发病可分为三期:1.发病1――7天,属急性期,也称进展期,部分患者口眼歪斜程度逐渐加重,属病情的正常规律;2.发病8――15天,属稳定期,部分患者病情好转并不明显;3.发病16――60天,属病情恢复期,这个阶段经治疗,口眼歪斜程度会有跨越式好转,一般患者都会在这个时期痊愈。3个月以上未治愈的患者,属后遗症期,其恢复的速度就比较慢了。然而只要得到正确治疗,有恒心,病情还是会有好转的。
五、 面瘫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激素,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2、针灸治疗;3、中医中药治疗;4、物理治疗。
六、面瘫患者在发病后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面瘫在临床上大体有轻、 中 、重三种类型。西医分为 : 1.单纯型面瘫(轻), 2.贝尔氏面瘫(中) , 3、 亨特面瘫(重); 中医分为 : 1.风寒型面瘫(轻), 2.风热型面瘫(中),3.湿热热毒型面瘫(重)。
轻型面瘫,其特点为患者仅有轻微的口眼歪斜,单独用针灸、理疗、药物等,效果都很好,一般在20天左右治愈。 中等型面瘫,其特点为患者不仅有较重的口眼歪斜,且伴有患侧听觉过敏,耳鸣,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用西药,中药,理疗,膏药等方法,都难在短期治好,早期接受针灸治疗,95%以上的患者都会治愈。 重度面瘫,其特点为患者面瘫、耳周痛、疱疹三联征,部分严重者有眩晕,共济失调,三叉神经痛、耳鸣、听力障碍及味觉、泌泪、泌涎功能损害。该型用西药,中药,理疗,膏药等方法,都很难奏效,更需要早期接受针灸治疗,其治愈率低于中等型面瘫。
七、面瘫会复发吗?
面瘫复发不多见,复发率大概占4%――7%。目前,面瘫复发的机制尚不明确。除与个人体质相关外,面瘫复发的原因还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1.面神经瘤是导致面瘫复发的常见原因。很多患者因经常发生面瘫,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面神经瘤而确诊。2.糖尿病患者易面瘫复发。面瘫除器质性病变外,只要得到合理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八、如何预防面瘫的发生及复发?
面瘫多是在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发生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我们多年接诊的大量面瘫患者发病原因来看,过度疲劳,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心情郁闷,汗出受风容易患面瘫。预防面瘫的发生,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适时添减衣服,以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笑对人生,以使气血和顺。此外,汗孔是外邪侵入人体的门户,汗出时,避免受凉、受风,这是减少面瘫发生的重要环节。
面瘫患者应该坚定信心,坚持治疗,争取痊愈,如此可以有效预防面瘫复发。
九、如何预防面瘫后遗症的发生?
面瘫后遗症基本都出现在中度,重度型面瘫。造成面瘫后遗症的发生有多种因素:有的患者膏药贴了30天或更长时间,面瘫未治好,患者才去针灸,出现后遗症的几率增大。有的认为面瘫发病10天以内不宜针灸,用激素,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治疗,在接受上述治疗月余后,效果不佳才接受针灸治疗,出现后遗症的几率也会增大。有的患者过度重视所患面瘫,用尽了各种办法,所谓有病乱求医,结果造成了后遗症出现。有的患者过度轻视或者不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认为抗几天就会好,贻误治疗时机,出现后遗症的几率也会增大。面瘫发病后健康的心态是康复的关键,正确选择治疗方案,用药物的同时,针灸尽早介入面瘫的治疗意义重大。国内外的资料显示,面瘫的治疗针灸的越早效果越好,后遗症发生的几率越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