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
早期黑色素瘤的常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及部分周围正常组织。周围皮肤需要切除的范围和深度取决于肿瘤的厚度和侵润深度。如果肿瘤较浅,活检的时候就可以将肿瘤切净,而不需行手术再次切除。如果肿瘤很厚,可能需要行扩大切除。如果切除范围过大,常需要植皮,即从身体的其他部位取部分皮肤来代替被切掉的皮肤。
姑息性切除术:对病灶范围大而伴有远处转移等不适于根治性手术者,为了解除溃疡出血或疼痛,只要解剖条件许可,可考虑行减积术或姑息性切除。
根据临床查体即B超检查来决定是否做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需要进一步治疗来消灭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方法叫做辅助治疗,常用大剂量干扰素a-2b联合免疫治疗。如果黑色素瘤已经发生了转移,手术一般不能控制病情,这时候往往需要行化疗、生物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2、化疗
化疗是就是利用细胞毒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化疗通常按周期给药,一般化疗一个周期后休息一段时间再化疗,如此周而复始。
黑色素瘤的化疗途径有以下几种:
1、口服或静脉注射
这两种途径药物都随血流至全身,常用化疗药物有氮烯咪胺,福莫司汀,顺铂和替莫罚叭叨纪ü猜龈笳呶诜
2、隔离肢体热灌注化疗
对于肢体多发皮肤黑色素瘤,可以将化疗药物(加热)通过动脉直接注入患肢(加热),暂时阻断患肢的血液循环,使热化疗药直接到达肿瘤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在化疗时人体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皂苷rh2,有效减小毒副作用,增强疗效,增强体质、
3、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也叫免疫治疗)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一般指白介素-2,a-2b干扰素,也包括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DC治疗)。
目前大剂量a-2b干扰素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大剂量IL-2主要用于晚期远处转移患者。DC治疗可联合细胞因子或化疗,可诱导机体长期的特异性抗肿瘤效应。卡介苗(BCG)能使黑色素瘤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集中于肿瘤结节,刺激病人产生强力的免疫反应,以达治疗肿瘤的作用。BCG可用皮肤划痕法、瘤内注射和口服。对局部小病灶用BCG作肿瘤内注射,有效率可达75%~90%。近几年试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A-2)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等生物反应调节剂,取得一定效果。
4、放疗
放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一般认为黑色素瘤对放疗不敏感。但黑色素瘤脑转移、骨转移、反复淋巴结复发和头颈部肿瘤,放疗可以使肿瘤缩小和减轻症状。除了某些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有效外,对其他的原发灶一般疗效不佳。因此对原发灶一般不采用放射治疗,而对转移性病灶用放射治疗。目前常用放射剂量为:对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及胸腔、腹腔、盆腔内的转移灶,每次照射量≥500cCy,每周2次,总量2000~4000cCy,对骨转移灶每次200~400cCy,总量3000cCy以上。
5、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今后治疗的热点和研究方向,它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生长通路或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某些关键靶点,起到特异阻断来杀伤肿瘤细胞。它与化疗药物不同,副反应一般较轻。目前用于黑色素瘤的主要有索拉芬尼和恩度,分别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和血管生长抑制剂。
恶性黑色素肿瘤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60%-80%。但是,对该肿瘤如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那么到了晚期,即使进行了手术治疗,其5年的生存率也不到5%,且极易发生转移和复发。因此,术后应积极预防,配合人参皂苷rh2可清楚残余病灶,以延长黑色素肿瘤患者生存期,目前临床不少患者都在治疗同时辅助生物免疫治疗来缓解治疗中的毒副作用。
所以,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提高恶性黑色素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当发现身体上有进行性增大的黑痣时,千万不要擅自烧灼,更不要随便切除,在经正规医院诊断后切除肿瘤时,一定要做病理检查,以免贻误诊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