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艾滋病患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特征、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经过诊断均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20例病人接受我院抗结核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或体征均有改善甚至消失,胸片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好转。结论 艾滋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几率较大,对患者的抗结核疗法效果较好,值得运用。
在我国艾滋病病人呈逐年递增趋势,艾滋病病人结核病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0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易并发肺结核,且两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疾病发展。HIV感染可以加速结核病的进展,结核病也可使HIV感染发展为AIDS,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为进一步提高对AIDS并肺结核的认识,通过对AIDS并发的肺结核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防。现将我院于近5年来收治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0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病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5岁。职业:无业人员12例,工人5例,经商2例,民工1例,有静脉注射毒品史5例,通过性传播7,卖血史3例,使用公共剃须刀及在私人诊所输液治疗2例,不明原因3例。
1.2临床表现
20例患者中有18例发热持续2~6周,其中体温在39~41℃者12例,37~38.9℃8例,咳嗽17例,咳痰15例,,气促5例,,胸痛3例,浅表淋巴结肿大7例,口腔有霉菌感染者15例,全身皮疹者1例,PPD阳性者3例。20例患者均出现乏力、纳差、明显消瘦症状。
1.3胸部影象学表现
粟粒性肺结核5.2% 、继发性肺结核76.3% 、胸膜炎7.9% 、胸壁结核2.6% 、结核性腹膜炎2.6%、颈淋巴结核2.6% 、病灶分布在三个肺野以上者17例85% 。
1.4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20例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均减少(<< span="">1.0×10/L)、血红蛋白偏低(<< span="">90g)5例、红细胞沉降率(ESR):ESR≥40 mm/h 12例(60%)、其中14例血沉持续升高。(2)病原学检查: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0例(50%),痰培养抗酸杆菌阳性7例(35%),16例血结核抗体阳性(80%)。
1.5 治疗方法
对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
2、结果
接受我院治疗20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症状或体征均有改善甚至消失,胸片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好转。其中4周以内有2例明显好转,1例痰涂片转阴;4~8周有4例明显好转,2例痰涂片转阴;8周以上有2例好转,病程恶化和自动出院5例;余4例完成6个月抗结核治疗治愈。
HIV阳性成人抗结核疗程最短6个月(四联治疗2个月+二联治疗4个月),如果治疗反应不佳,总疗程应当为9个月(四联治疗2个月+二联治疗7个月)。不包含利福霉素的治疗至少应持续12个月。治疗中应当注意HAART与抗结核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有相互影响,有共同的不良反应,HAART起效后免疫功能恢复、炎症反应加强可能引起治疗矛盾现象。
3、讨论
AIDS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改变了结核病原有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笔者发现20例AIDS并发肺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了四方面的临床特点,
(1)起病比较急,病情进展快,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全身酸痛、乏力,活动后气促,腹痛、腹泻。
(2)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病变,贫血较常见。
(3)肺结核中双肺结核多同时累及,X线表现不典型,出现空洞少,浸润型结核病灶多。 (4)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但是经常发生在HIV感染的早期。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发现,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与AIDS发病症状在临床上难以区别,肺结核的胸片表现不典型,以中下部病变为多,空洞形成少,胸腔积液较多。
CD 细胞计数>300/mm 时肺结核呈典型改变;CD4细胞计数<300< span="">/ram3时,病变呈播散型,波及两肺或其他器官,有的呈进行性原发型肺结核,肺间质浸润或下叶浸润;CDd细胞计数<200< span="">/mm 时,4%患者发生菌血症;CD 细胞计数<100< span="">/mm 时,49% 的患者发生菌血症。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主要因为细胞免疫反应及变态反应受抑制;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低,主要因为巨噬细胞内的结核菌容易丧失抗酸性。HIV感染发展到AIDS平均时问为7~8年,而本地区吸毒与HIV并存的病例逐年增多,临床医师必须重视HIV流行的现况,除详细询问病史外,对有高危行为,或有合并症,用单纯结核病不能解释者,应常规检测HIV抗体关注HIV与结核病的双重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HIV/AIDS并发结核病的诊断水平,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肺结核的上升与艾滋病的广泛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已经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医学界对二病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治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亦在逐步深入,因此,我们一定要正视HIV的广泛流行,提高艾滋病和肺结核双重感染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诊断水平以及提高我们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控制双重感染的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