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致癌、治癌、防癌。研究认为郁闷、孤僻、嫉妒、忧思、多愁、急躁、易怒、长期忍气吞声、因丧失亲友哀痛而不能自拔、蒙受打击、劣性刺激而不得解脱、精神长期紧张等情绪变化都能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医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绪的过度刺激是百病之源,并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疗疾病的第一步。须知,恐慌、担心、害怕本身就是对身体免疫力的打击,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所有癌症病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有心理障碍,根据生病之前的性格、文化修养、病情轻重而定,表现为多样化,70%的癌症患者有焦虑、抑郁等症状;30%有恐怖、压抑、愤怒、绝望等症状,这些主观上的恐惧及焦虑不良心理状态常常是癌症的催化剂。一般来说,癌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其中一些反应是正常的、适应性的,而另一些可能是异常的,适应不良性的。近80%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对疾病过度恐惧,而被“吓”死。相反,能够坦然对待晚期肿瘤、积极配合与癌魔战斗的患者,不仅可以延长生命,而且面临死亡时大多平静而安详。因此心理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
心理治疗是指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医患之间语言、行为的交流以及治疗性人际关系的交往,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达到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治疗过程。当一个人患了癌症时往往是精神最脆弱的时候,人的尊严最敏感也最容易受伤。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性的和心理治疗性的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行为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斗志,增强自尊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以及增加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控制感,帮助病人更好地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
肿瘤患者要相信通过合理、科学、有计划、适当的综合治疗,加之病者积极的配合,度过诊治难关,完全可以走上康复之路。他们不仅需要家庭、社会真诚的关心、爱护、支持、同情与理解,还应该坚信:①癌症不等于死亡;②癌症是难治之症,不是不治之症;③癌症发展有个过程,治疗正是为制止或延缓其发展;④科学在发展,治疗方法会越来越多;⑤有成功的信念才会有奇迹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