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症中霉菌感染最为多见,其中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其他霉菌偶可培养出来,它们有时与白色念珠菌合并致病。
发生率:一组尸检材料表明肿瘤病人食管霉菌感染率为2.8%-10.8%,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霉菌感染率为5%。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并发霉菌性食管炎逐渐增多。国内曾报告3例尸检证实老年急性霉茵性食管炎。
食管霉菌感染中最多见是白色念珠菌,一组30例免疫抑制病人,40%有食管霉菌感染,其中71%为白色念珠菌,另一组33例肿瘤病人行内镜检查时9例(27%)有白色念珠菌所致食管炎,整个感染性食管炎中,47%系白色念珠菌所致。
病因:霉菌可存在于正常人体内,35%-50%正常人及70%住院病人口咽部可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在某些环境下,霉菌可成为致病菌,感染程度决定于霉菌致病力和机体的防御力。某些条件促使霉菌过度生长,增加感染的危险,如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高血糖症均促使霉菌繁殖。当食管粘膜遭受损伤或受酸的刺激、放疗、化疗等情况时,可破坏粘膜屏障,易于霉菌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害时,如大剂量激素治疗、恶性肿瘤、某些内分泌功能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妊娠、肾功能不全等,均增加食管对霉菌感染的敏感性。
分型:食管霉菌感染有3种形式:①急性感染:极度衰弱的免疫抑制病人常因急性霉菌感染致死;②亚急性感染:可有食管狭窄或假憩室形成;③慢性感染:通常自儿童期开始,多合并粘膜下霉菌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吞咽疼痛、吞咽因难和胸骨后疼痛。疼痛有无及严重程度,变异很大,其严重性可与发作的缓急以及炎症的范围有关。其他症状有返食、恶心、呕吐及畏食。部分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突然高热或持续高热,白细胞升高,偶有上消化道出血,并缺乏食管炎症状,应警惕急性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生。
诊断:①特征性临床表现: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②上消化道锁餐造影检查:造影异常者早期典型的表现是正常粘膜纹理消失,代之以结节状或鹅卵石状甚至锯齿状充盈缺损,合并炎症水肿时偶可成巨块状充盈缺损,似食管癌征象,有时可见到多发性假憩室,长期慢性炎症可形成对称性瘢痕性狭窄,典型病变多局限于食管下2/3;内镜检查:肉眼可见食管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变脆、糜烂、溃疡和伪膜形成,可有广泛坏死,偶可见霉菌性肿块或肉芽肿,典型的表现为成片的粘膜上皮被覆乳白色或绿色粘稠分泌物的伪膜斑块,其下为红斑状质脆粘膜,表面粘膜溃疡可有可无,斑块相连成片,直径不超过1cm。确诊需内镜毛刷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活检。
鉴别诊断:应与其他原因造成的食管炎,如病毒性食管炎或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静脉曲张,少见的食管肿瘤相鉴别。
治疗与预后:霉菌性食管炎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抗霉菌药物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其他还有克霉唑、克念菌素、亚胺唑和曲左霉素等。疗效决定于霉菌感染的严重性和机体免疫抑制的程度。一般来讲,正规抗霉菌治疗可获良好效果,但在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的同时继发霉菌感染,效果也不佳。若霉菌感染致食管严重狭窄时,外科处理需慎重考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