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弛缓失当,返流物损伤食管粘膜所致。中医辨证大多属于噎膈之范围。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难以坚持煎服中药,又无针对性较强的中成药。为此,本人自制利膈药膜于1998年度治疗返流性食管炎75例,疗效显着,简便易行,报告如下,以示同道。
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病例75例。诊断标准,分级方案,疗效评定参考包兴才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要点》。75例病例中,男性47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为1.7∶1;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个月;情绪失调为诱因者46例,占61.3%,嗜烟酒者53例,占70.7%;按统一分级方案Ⅱ级31例,Ⅲ级24例,Ⅳ级20例。
2、治疗方法
(1) 主要药物组成
栝蒌皮,黄连,大黄,木香,白芨,诸药粉碎过80目筛,每16g1包。
(2) 治法
每次2~4g,每日4次,每餐前1小时服1次,晚饭后服1次,温开水调和后冲服。气虚明显者黄芪泡水为引,气阴两虚明显者,党参、寸冬泡水为引,咽喉疼痛者硼砂溶水为引。
3、治疗结果
75例病例治愈69例,1个月痊愈15例,2个月痊愈32例,3个月痊愈12例,3-5个月痊愈10例,好转6例。
4、典型病例
孙某,男,47岁,农民,1998年5月6日就诊。诉进食疼痛l周,在当地诊所予中西药、胸背药物热敷治疗无效,前来我处就诊。症见:胸骨柄后灼热疼痛,疼痛波及胸胁,冒脘、背部辗转不宁,进食加重,尤以流食明显,胸胁满闷,口燥咽干,舌质红,脉弦滑。胃镜示:食道粘膜粗糙,血管网膜糊,食道下段粘膜见一条索状糜烂面,约75px×12.5px,食道扩张好。平时性情急躁,嗜烟饮酒。辨证属于痰热郁结,气血壅滞,予以利膈药粉4g,1日4次,冲服,1日后胸骨后疼痛减半,情绪稳定,1月后胃镜复查:食道粘膜粗糙,血管网可见,再服半月告愈。
5、体会
返流性食管炎,中医辩证属噎膈之范畴,主要病机为痰气交阻,郁热内结,血运不畅,治疗当以行痰气、清瘀热、开瘀结为主。利膈药膜选用栝蒌皮清膈化痰、利气宽胸;木香行郁阻之气;黄连、大黄能解郁结之热、祛壅塞之瘀;白芨性粘多脂,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能疗败疽之死肌,与上述四味一收一散,相互制约,携上述药物粘敷于食道粘膜,形成药膜,既能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变,又能保护食道粘膜。现代医学认为:栝蒌有抗癌作用,可防止食管炎改变,黄莲、大黄有抗炎消肿作用,木香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内容物的推动,白芨性粘多脂,可保护创面,促使粘膜修复。
纵观全方,行气解郁清热散瘀。既重视中医之辨证,也兼顾西医之病理;既注重药物治疗,又注重病位保护。突出了病证结合、医护并重的特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也属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