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发性肝癌的病人适合做消融治疗?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疗效最为确切的应该是射频消融治疗(RFA),以根治为目的的消融治疗主要适用于小于3cm(部分学者放宽为5cm)的肝脏肿瘤,而病灶个数一般不超过3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达到和手术切除相类似的治疗效果。
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是利用影像学手段(一般是超声或CT)将肿瘤准确定位,并且精准的引导射频消融针穿刺到肿瘤部位,利用射频波的能量是局部温度升高,“烧死”肿瘤。所以,三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是肿瘤定位以及引导穿刺的准确性,定位的偏差可能直接导致消融的范围不能完全覆盖肿瘤,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穿刺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设备的优劣。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局部能够形成足以杀死肿瘤的高温,如果肿瘤紧贴大的血管,局部的热量就可能因为紧邻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流失,不能形成高温,从而影响疗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位于肝脏边缘的肿瘤,肝脏位于腹腔内,周围紧邻的器官包括膈肌、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右肾及肾上腺以及腹壁结构,射频消融肝脏边缘的肿瘤容易损伤上述邻近的结构和器官,从而造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针对后两种情况,利用开腹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可以阻断临近血管的血流,分离保护邻近的结构和器官,从而解决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局限性。
当然,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的身体情况必须能够耐受,体力状况、肝功能情况、凝血功能需要达到一定要求,这种要求比手术切除的要求略宽,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经治医师。可手术治疗一样,消融治疗属局部治疗,要求病变局限,如果肿瘤已经出现扩散转移的情况或病灶太多,就不适合进行此治疗了。
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后疗效如何判断?治疗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肿瘤是否被完全灭活,也就说肿瘤是不是被完全“烧死”了,是医生也是患者及家属最关注的问题。最主要的判断方法就是增强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增强CT、增强MRI、超声造影检查。增强检查中如果肿瘤完全没有强化,也就是没有血液供应,就可以判断为完全灭活。必要时需要做其中2项甚至全部3项检查,相互印证,提高判断的准确率。
对于消融治疗前肿瘤标记物(如AFP、CA19-9等)升高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记物的下降也是辅助判断的指标之一。
疗效判断的时间请听从治疗医师的建议,一般来讲,这些检查在消融治疗后1周至1个月左右进行,如果消融疗效不满意可以追加再一次的消融治疗。而已经取得满意疗效的患者应该至少每三个月进行复查,因为肝癌的复发是非常常见的,规律的复查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治疗。
除了及时进行疗效判断及复查外,刚做完消融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观察消融治疗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发热、疼痛、感染、呃逆等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多数经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若消融治疗损伤临近消化道(如胆囊、结肠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如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则需要尽快就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