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 PD) 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归属中医学“老年颤症”范畴,病位在脑,临床辨证分为痰热动风、风阳内动、阴虚血瘀、气血两亏、肾精亏竭五型。现将帕金森病的非药物疗法及护理调摄论述如下。
非药物治疗
1、针灸治疗
针刺取穴
体针:百会、太冲、神庭、曲池、外关、四神聪、风池、合谷、阳陵泉、绝谷等。头针:取头部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cm的平行线处,强刺激。根据病证虚实采用对应的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间隔5天行下1疗程。
灸法
选穴期门、大包、神阙、足三里等。常用灸法为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min,对于改善僵直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针对具体病人的体质,对于阳气虚损,痰瘀内阻的病人可温和灸神阙、足三里。
2、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是一项有效的辅助疗法,与药物治疗合理并用,不仅可以改善功能,还可以预防疾病的继发性损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疾病的发展。
具体操作: 有基本动作训练:包括坐下、起立、卧床、起床和床上翻身等。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主要部位是颈、肩、肘、腕、指、髋、膝、主动与被动活动各关节。增加肌力的训练:重点是训练胸肌、腹肌、腰背肌和骨四头肌。姿势训练:保持躯体直立和四肢的良好姿势,重点是训练平衡和协调功能。步行步态训练:纠正患者起步难、抬腿低、步距短、转身慢和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等异常步态。面部动作训练及言语功能训练:要病人有意识地大声讲话,强调每一个字音都要尽力发音准确。呼吸肌训练:反复进行深呼气和深吸气,采用呼吸体操锻炼肋间肌、膈肌和呼吸辅助肌,正确的呼吸训练也有利于改善言语功能。
作业疗法
目的:与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协同,把训练精细动作和增加肌力的大动作结合起来,使功能障碍减少到最小限度,降低致残率。
具体操作:主要训练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特别是洗脸、梳头、进食、穿衣、扣纽扣等实用技能,可选择泥塑、编制、乒乓球、使用打字机和电脑键盘等训练方法。
护理调摄
1、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指导病人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鼓励病人自行起床、穿衣、吃饭等,同时注意病人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如走路时可持拐杖助行,地板应防滑,若病人入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凳坐位排便,穿脱衣服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
3、饮食宜给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忌食肥甘、油腻、煎炸之品。痰热动风、风阳内动者可给生大黄代茶饮;阴虚血瘀型宜给金钗石斛、杞果代茶饮;气血两亏可用桂圆、大枣、当归等煮粥饮食;肾精亏虚者宜给具有补肾填精作用的食物以增加营养。
4、伴有胃肠蠕动乏力、便秘者,应鼓励病人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吞咽困难、饮食呛咳者,应取坐位进食,速度宜缓慢,以避免呛咳;对于无法进食者应协助喂饭或鼻饲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认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心理活动,主动与病人谈心,安慰患者,消除顾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心态平衡。
6、给予康复指导:疾病早期或症状较轻者,教患者做“帕金森康复操”;对于临床症状较重者,给予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对语声低微者,应给予语言康复指导;对于行动不便、姿势异常者,应预防“二次损伤”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