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令患者害怕、医生头痛的较严重的疾病,病程长,治疗难,后果严重。若对股骨头坏死危害的警惕认识不够,早期患病时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系统的治疗,甚至误诊,最后发展到不得不进行关节置换的地步。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为:创伤、滥用激素、过量饮酒、髋臼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等,而车辆的增加,车祸的增多,使髋部骨折后而致股骨头坏死率增加,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而一旦发生股骨头坏死,80%的患者将难以逆转,若任其发展,拐子和轮椅将终生相伴。对该病自然病史的研究表明,未经有效治疗约80%的股骨头坏死会在在0.5~3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股骨头一旦塌陷(新月征阳性),则87%的髋关节会在24月内进展到需行人工关节的程度,对家庭、社会危害都很大。
目前,临床中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很多,琳琅满目,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应于股骨头未变形的早期患者,保守治疗只能算是一种护理保健,并不能算是一种治疗方法,所以保守治疗并不能起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其方法包括:停用激素、戒酒、限制负重、卧床加牵引,防治骨质疏松,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物理疗法等治疗方法。很多股骨头坏死病人都想着保守治疗能够治好,不想进行手术干预治疗,因此就多个地方乱跑,遇到了不负责任的大夫说吃药能治好,就开始吃几个月到几年的药,到最后钱没少花,关节也废了。
手术治疗根据每个病人病变的发展程度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如:介入术、减压术、骨瓣植入术、干细胞植入术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早中期的股骨头未塌陷或少许塌陷患者,现在临床上多采用微创支撑手术治疗。而80-90年代广泛采用的各种骨瓣植入术因为损伤大,疗效不确切,影响最后的关节置换手术,现在已很少应用。微创支撑手术就是采用较小的切口,放入各种强度较大的内植物支撑股骨头,不破坏髋关节的结构,早期干预,增强股骨头的力学结构和防止塌陷,注重内置物和人体的相容性及生物活性材料的应用。临床中有学者应用多枚空心钛合金螺钉植入支撑、钛合金网及各种支撑器配合植骨支撑;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人工骨及生物活性材料应用。降低髓内压,注重即时效果的同时,能起到极好的预防塌陷目的。在治疗中也尽可能减少了对原有组织的破坏,将医源性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不影响再行其他手术。
目前,我们医院采用已获得美国fda和我国sfda批准的美国研制成功的股骨头坏死再血管化重建棒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取得良好效果。再血管化重建棒是由金属钽制成,具有人体松质骨结构特点,孔隙较大,接近人体骨小梁的孔距,其弹性也接近人体骨骼的弹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又被成为“金属骨头”。它不但可以使血管穿过钽棒的空隙,对坏死区域提供再血管化途径,而且可以使人体骨组织很好地长入金属钽棒的孔隙中,使人体骨骼和金属钽棒浑然一体,对将要塌陷的股骨头具有很好的机械支撑作用,达到延缓股骨头塌陷,推迟全髋关节置换时间或阻止股骨头坏死病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作用。
Heiner等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并生物力学测试、评估多孔钽金属植入物对软骨下骨板的支持强度和有效性,结果显示植入后软骨下骨板骨缺损平均减少29%,植入物本身的强度是植入股骨头后所受压力的9.3倍,且经受住4倍于体重的疲劳试验。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再血管化重建棒植入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降低骨内压,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促进骨组织再生,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不破坏股骨头血运,不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高孔隙率的骨小梁结构有利骨组织及软组织的长入,促进坏死区的再血管化,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与重建,恢复快,对工作及生活影响较小等特点,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