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篇《一个杭州人美国的求医经历》的帖子火遍网络。一位70后患上颈椎肿瘤的男士在中国某医院被告知只能直接进行手术后赴美就医,医生先通过穿刺活检的方式确诊其患颈椎单发浆细胞瘤,无需手术仅接受放疗就被治愈的过程仿佛让人看到了就医这条无比艰辛道路上“硬币的另一面”。
其实,手术、放疗和化疗,早已不再是治疗肿瘤的“三板斧”,在精准医疗日渐兴起的当下,在影像引导下的微创介入诊断和治疗,免除了很多肿瘤患者手术和放化疗的痛苦。最近十几年,介入治疗不仅在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部分早期肿瘤患者的局部治愈率上也与传统外科手术不相上下。北京肿瘤医院新里程国际医疗部影像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柳晨就是肿瘤介入诊疗方面的青年专家,他手中那根穿刺针,总是能精准地刺入肿瘤的中心,将其取出或消灭。
日前,在北京肿瘤医院国际部,柳晨接受了健康界采访。多数人初见柳晨,第一印象都是“帅”。就像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的医生一样,仿佛温柔冷峻的柳晨一出现,患者的病就能好了一半。柳晨向健康界详细解读了介入治疗这种如今潮感十足的肿瘤治疗手段。对于“穿刺容易造成肿瘤转移”的说法,柳晨明确表示,这是一种长久形成的误区。
健康界:为什么要进行穿刺活检?
柳晨:穿刺活检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以肺癌为例,即使影像学检查高度疑似肺癌的患者,也需要通过穿刺活检后的病理检测了解肺癌的具体类型、分化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敏感程度等相关信息。穿刺活检就是要确定“是不是癌”、“是哪一种癌”、“是否是用药敏感的癌”,这是后续治疗成败最为关键的一步。
健康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种怎样的技术?
柳晨:有些病变在CT成像后显示的最为清晰,是超声、核磁共振替代不了的,这类病变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是观察最清楚,穿刺最准确的方法。由于CT引导进行活检需要经皮肤逐层穿刺至病灶内,经过的路程较长,所以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纤细的穿刺针前端无法安装摄像头,医生在术中看不到真实的组织器官,只能通过术前、术中所拍摄的CT片,将断层图像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立体图像,通过穿刺针与虚拟的立体成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实时、快速的调整穿刺深度和角度直至命中目标。
健康界:以肺癌为例,穿刺有哪些难度?
柳晨:肺是一个因呼吸而不断活动的器官,因此肺部肿瘤不会像长在骨头上的肿瘤位置那样固定,穿刺过程中很容造成误差。如果肿瘤所处位置距离心脏和大血管部位较近,还会受心跳搏动的影响,穿刺更为复杂,医生需要抓住肿瘤的活动规律进行精准穿刺。肺部的穿刺活检就像射击打靶一样,因为目标不是固定的靶而是移动的靶,所以打中靶心的难度就很大。
健康界:介入治疗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柳晨:介入治疗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微创,把一根直径两三毫米的穿刺针伸入到体内,直接在原地就能把肿瘤杀死。比如用射频消融的方式把肿瘤烫死烧掉,或用冷冻消融的方式把肿瘤冷死冻掉,甚至将化疗药物或者放射源颗粒通过那根穿刺针直接打到肿瘤内部,这样就减少了患者在过去必须承受的放化疗之苦。一些过去需要切除一叶肺或一块肝的患者也避免了正常脏器的损伤,让这根神奇的针来解决这一切。
健康界:如何避免在进行穿刺介入手术时“拔出萝卜带出泥”?
柳晨:不仅百姓这样认为,很多业内同行也会相信“穿刺容易造成肿瘤转移”,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形成的误区。
首先,人体血液循环中原本就有千万个原始的肿瘤细胞,只不过每天都会及时被免疫系统清除,并不能真正形成肿瘤。通过穿刺针带出来的肿瘤细胞非常少,远达不到人体正常血液循环中的数量,所以造成转移的几率微乎其微。
其次,穿刺活检的理念和所用的器械也在最近几年做了改进,直接穿刺进肿瘤后再拔出体外的做法逐渐被淘汰。目前,穿刺取材的装置外面有了一个保护外套,器械像圆珠笔一样,外面的笔杆贴到肿瘤表面后,按动开关让笔杆里面的笔芯穿刺入瘤体中,笔芯取材工作结束后会退回到笔杆内。由于穿刺入体内的笔杆未接触到肿瘤,所以穿刺针在拔出的过程中,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外漏,对人体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因此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讲,现在的穿刺技术从理论上不会导致肿瘤细胞的外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