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症主要是由于臀部肌肉注射等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侯群。对此,目前多手术治疗,我院采用大转子上小切口横行切断臀肌挛缩带的方法,治疗臀肌挛缩症48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31 例,女17例。年龄3-23岁,平均10.5岁。双侧发病者39例,单侧发病者9例。43例有多次臀部肌肉注射史。所有病例均跛形,患侧臀肌萎缩,髋内收受限,交叉搭腿试验阳性,并膝下蹲试验阳性,其中38例髋关节活动有明显“弹响”征,26 例骨盆倾斜、双下肢假性不等长。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17例,硬膜外麻醉31例。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经股骨大转子上2CM向挛缩病变中心作小“S”形切口,长度5-7CM,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表面剥离,拉钩牵开,逐层分离,显露纤维化“发白”的挛缩带,见挛缩肌群表面有增厚并纤维化的筋膜组织,予以切断尽量使髋关节内收、屈曲,刀刃与臀肌纤维方向垂直,给大腿施加一轻微的内收力,逐渐切断限制髋关节内收的挛缩纤维束带(肌群全层纤维化不可将其完全离断,只作部分离断达到治疗效果为好,不然会影响患髋的稳定性)。
术中纤维化条索切断后任其自由回缩,不做切除。检查术侧肢体,Obber氏征阴性,中立位髋关节屈曲可达100°以上,内收、内旋基本正常即可。冲洗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分层缝合。双侧患病者,一侧松解完后,翻转体位作对侧松解手术。术毕加压包扎手术切口。双下肢在交膝状态用弹力绷带将膝关节、踝关节适当的约束固定。
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双膝并拢用绷带固定2-3天。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术后24-48小时拔引流管。术后3天开始在床上中立位屈髋活动;4-5天开始下床,作交叉步行走、并膝下蹲、翘二郎腿等功能锻炼;1周后开始外展肌群肌力练习;3周后开始抗阻练习,小腿绑沙袋直腿抬高锻炼。术后10-14天拆线。在练习外展肌群肌力的同时,继续中立位屈髋活动的练习。
结果
疗效评定。优: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正常,对运动和体力劳动无影响。良:步态正常,并膝不能完全下蹲(中立位屈髋120°-130°和|或交腿试验完成稍差,对运动和体力劳动基本无影响。可:轻外“八”字步态,并膝下蹲受限(中立位屈髋和或交腿试验完成差,对运动和体力劳动有一定影响;差:手术无效。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48例,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功能恢复均达满意,无术后因疼痛影响功能锻炼者,无手术切口感染者。根据上述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32例(78.1%),良.6例14,6%),可3例(7.3%),优良率为92.7% 。
讨论
临床上臀肌挛缩症多见于使用苯甲醇作青霉素溶媒,反复臀部肌肉注射所致,所作的临床病例免疫学检查,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均证明了这一点。但有学者提出臀肌挛缩是先天性肌肉发育不良及异常所致。认为臀肌挛缩病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理改变相似。
作者认为臀肌挛缩的病因,随着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苯甲醇所致臀肌挛缩的几率明显减少,但肌肉注射仍是一种主导诱因,主要还是患者存在个体的特殊性瘢痕体质。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此疾患存在着地区性,某一个地区好发。但有的患者没有明确肌肉注射史,患病肌群位于深层,所以病因学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臀肌挛缩症是臀部肌肉组织的纤维化改变,治疗上物理疗法很难使挛缩的组织软化修复。我们主张不管程度如何,有症状的臀肌挛缩症均应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上传统采用广泛的大切口完全臀肌松解术,现在多采用的“Z”形挛缩带延长术和臀肌止点下移术。
作者认为大切口完全臀肌松解术和“Z”形挛缩带延长术都存在臀肌再次挛缩的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为发生臀肌挛缩的患者大多是特殊体质(如瘢痕体质),臀肌受到外源性刺激后,极容易发生纤维化改变,产生挛缩;臀肌止点下移术手术损害性大,术中出血量多。
同时髋部周围的软组织是维持骨盆稳定性的基础,深层肌肉止点的剥离破坏了骨盆的生物力学性能,使骨盆周围软组织力学性能失去平衡,将影响骨盆的稳定性。外源性刺激是臀肌挛缩的主要发病原因,我们临床上手术方式都采用大转子上小“S”形切口挛缩带横行切断术。
小切口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对臀肌的外源性刺激小,减小再次挛缩的影响因素;仅挛缩带的横形切断,肌群未完全切断,骨盆周围软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有利于维持骨盆的稳定性,临床效果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