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孙某某,男,21岁,2007年3月初诊。
患者双手及双下肢大片斑丘疹、结节红斑1年,曾就诊于北京、哈尔滨等几大医院,病理活检示:脂膜炎,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经人介绍来诊。
症见:双手及双下肢大片斑丘疹、结节红斑,无瘙痒、疼痛,纳眠可,小便稍黄,大便干。查体见:双手、双小腿及足背散在大片斑丘疹、结节红斑,手足背、小腿为多,皮损对称分布,部分融合成片,色暗红,皮损表面呈苔藓样变、脱屑,苔藓样皮损表面有黑色斑点,部分皮损已结痂,皮损及周围组织轻度肿胀,右下肢浮肿,踝周明显,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中医诊断:热毒流注(热毒型),西医诊断:坏死性血管炎(急性期)。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板蓝根30g,车前草15g,威灵仙12g,鸡血藤30g,赤芍15g,当归12g,生地30g,丹皮18g,玄参30g,连翘15g,黄柏15g,云苓18g,白术15g,黄芪30g,独活12g,桑枝30g。12剂,水煎服,日一剂;配以解毒洗药水煎温洗患处。
二诊:上药治疗半月后,无新起皮损,自述大便稍稀,余无不适。查:皮损颜色较前变暗,手足及小腿未再有新起皮损,手部皮损渐平复,下肢皮损表面呈苔藓样变、脱屑减轻,部分皮损平复,皮肤渐变软,双下肢肿胀减轻,舌质红,苔薄稍黄,脉弦滑。治法:解毒凉血,化瘀散结。方药:一诊方去车前草、玄参、黄柏,加夏枯草15g、川芎12g、牛膝15g。
20剂,水煎服,日一剂;配以解毒洗药水煎温洗患处。
三诊:病情稳定,近两月未再有新起皮损,二便正常。查:手部皮损已平复,下肢大部分皮损与皮肤相平,遗留暗色色素沉着,足踝部皮肤仍有增生样改变,但皮肤柔软度明显好转,右足踝部仍有轻度浮肿,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一诊方去板蓝根、车前草、赤芍、玄参、黄柏,加山肉15g,枸杞子15g,牛膝15g,川芎12g,甘草9g。18剂,水煎服,日一剂;配以解毒洗药水煎温洗患处。
体会:
血管炎病位在经络,以邪实正虚为主,虚实夹杂。邪实多为外受风热、湿热、热毒,以致搏灼营血,络脉受损,气滞血瘀。其病机主要是热毒壅盛,邪伏血分,脉络瘀滞,体现了“因邪致瘀”,故治疗以驱邪解毒为大法,辅以凉血化瘀。正虚以气虚为主,原因有二:一者气虚卫外不固,则邪毒容易侵袭人体而发病,二者气虚行血无力,致脉络瘀滞,体现了“因虚致瘀”,故治疗以补气活血为大法,辅以化瘀散结。由于本病邪实与正虚夹杂为病,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驱邪扶正的基本原则应贯穿于血管炎治疗过程的始终。
治疗上主张病证结合,期型合参。急性活动期以热毒为患,如病机十九条所述:“诸病臃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故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大法,以抑制血管炎症,控制病情发展。慢性迁延期,热毒渐退,邪伏血分,以瘀热为主,故治疗上以解毒活血,祛瘀通络为大法,辅以益气,以扶正祛邪,促进炎症消退,改善组织瘀血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久病伤气,热盛伤阴,加之清热解毒中药易耗伤气阴,故稳定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故治疗上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为大法,以扶正固本,消除瘀斑、结节,防止病情复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