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部刺激 某些细胞毒药物如蒽环类和长春碱类药物注射时,一旦从血管内溢出到周围组织,会出现局部红、肿及疼痛,进一步发生严重的皮肤溃疡或组织坏死。药物溢出还可在外溢部位造成关节僵硬。损伤程度和范围与药物的浓度及渗出药量有关。蒽环类及丝裂霉素引起的组织毒性,可能与所形成的超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有关。
不同的药物外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可引起组织严重坏死的药物有长春碱类、蒽环类、胺苯吖啶、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能引起中度损伤的药物有紫杉醇、米托蒽醌、氟脲嘧啶、铂类、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引起轻度局部刺激的药物有甲氨喋呤、达卡巴嗪、卡莫司汀、门冬酰胺酶、噻替哌。为防止化疗药物外溢,注射时应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尽量避免药物外溢。一旦发生药物外溢,应立即停止注射,根据不同药物迅速给予相应的处理。
2、骨髓抑制 化疗过程中粒细胞减少时常发生,不同的药物对骨髓的影响也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反应。当粒细胞减少低于1.5×109/L时, 并发感染的危险增加,粒细胞低于0.5×109/L时,并发严重感染的危险明显增加。不同的化疗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时间、恢复时间各有不同。
3、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据统计在化疗过程中,约有70%~8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也是病人最不宜耐受的痛苦之一。呕吐可分为急性呕吐、延缓性呕吐、预期性呕吐三种。化疗30分钟后至24小时内发生呕吐为急性呕吐,如氮芥、链脲霉素、放线菌素-D等常发生急性呕吐。化疗24小时后至第5~7天发生的呕吐为延缓性呕吐,如顺铂及其他细胞毒药物。下一周期化疗前出现的呕吐为预期性呕吐。多因条件反射而发生。恶心呕吐的程度分为四级,0级:无症状,1级:轻微呕吐(1~2次),2级: 中度呕吐(3~5次),3级: 重度呕吐(>5次) 。若在1分钟内呕吐数次应按1次计算,在5分钟内干呕1~5次按呕吐1次计算。WHO分级,0级: 无症状,1级: 恶心,2级: 一过性呕吐,3级: 需治疗的呕吐,4级: 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呕吐。恶心呕吐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严重的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使病人拒绝化疗。除化疗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外,血液中的化疗药可造成肠道壁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其作用于小肠的5-HT3受体,被激活后通过迷走神经传至位于第四脑室最后区的化学感受诱发区,同时5-HT也可直接激活CTZ的5-HT3受体,直接激活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而引发急性或延缓性呕吐。根据引起恶心和呕吐的不同因素及时对症治疗,减少不良反应是极其重要的。
4、肝脏毒性 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多数药物经肝脏活化及代谢,经肾脏排泄。在此过程中,给肝脏及肾脏带来的负担是难以估量的。所以主张在每周期化疗前,检查一次肝、肾功能,发现功能障碍,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调换药物。
下列药物对肝功能有一定损伤,需慎重选择: 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巯嘌呤、白消安、环磷酰胺、达卡巴嗪、卡莫司汀、洛莫司汀、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链脲霉素、光辉霉素、卡铂、门冬酰胺酶等。上述药物对肝脏有明显损害时,可与保肝治疗同时进行。肝功损害严重者,及时停止化疗,积极进行保肝治疗,并对肝脏的储备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血清胆汁酸、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血清吲哚青绿清除试验等检验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5、肾脏毒性
尤其顺铂、甲氨喋呤等药物对肾脏有严重损害,使用顺铂时应常规水化,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需水化、碱化、利尿、解救治疗。
肾功能不全用药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
肾功能损害程度评定标准
正常值 GFR >100ml/min
轻度损害 GFR 40~60ml/min
中度损害 GFR 10~40ml/min
重度损害 GFR <10ml/min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法:
一、Ccockcroft--Cault计算法
男性肾小球滤过率(GFR)=(140年龄)×体重(kg)
72×血肌酐(umol/L)
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GFR(男性)×0.85
二.Jelliffe计算法
男性肾小球滤过率(GFR)=[980.8×(年龄20)]×体表面积
1、73×血肌酐(umol/L)
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GFR(男性)×0.9
6、心脏毒性 在抗肿瘤药物中,部分药物会产生心脏毒性,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肌缺血、心肌病等。尤其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更为常见,急性心脏毒性可在用药后数天出现,多表现为短暂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停药后即可消失。慢性毒性可在用药后数月或数年、十余年发生,以充血性心肌病为主,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总累积剂量者,应慎重对待,以避免心脏毒性的发生。
7、肺毒性 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肺毒性,常见的症状为干咳、胸闷、发热等,肺炎、肺纤维化等病理性改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引起肺毒性的药物如博莱霉素、平阳霉素、丝裂霉素、新制霉素、白消安、环磷酰胺、瘤可宁、美法兰、司莫司汀、甲环司莫司汀、氯乙亚硝脲、甲氨喋呤、阿糖胞苷、硫唑嘌呤、6-硫基嘌呤、长春花碱、鬼臼噻吩甙、长春花碱酰胺、甲基苄肼等。
8、神经毒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