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合成的过程中,从其前体形成核苷酸,此后按一定顺序聚合成核酸。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认为DNA是模板,以DNA为模板形成信使RNA(mRNA) 及各种转运RNA(tRNA) 共同在核蛋白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同时生成的某些酶又负责合成DNA和核苷酸,这一较为复杂的过程就是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靶点。
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1、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如烷化剂、部分抗生素、铂类等。此类药物的作用位点是DNA,主要影响DNA的解旋和复制,同时可使DNA单链或双链断裂,使其细胞分裂无法进行,以控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2、影响核酸(DNA、RNA) 生物合成的药物如抗代谢类药物:甲氨喋呤、氟脲嘧啶、阿糖胞苷等。主要影响肿瘤细胞的酶系,使DNA或RNA的前体物合成受阻,最后达到DNA或RNA形成障碍,影响核酸生物合成,致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促使细胞凋亡。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如抗生素类药物:放线菌素-D、阿克拉霉素等。选择性作用于DNA模板,抑制DNA依赖性RNA多聚酶,影响RNA合成。4、影响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如植物类药:紫杉类、长春碱类、鬼臼碱类。主要影响有丝分裂,阻止其增殖期的进程。5、其他类药物如生物反应调节剂,可增强宿主抗肿瘤反应,增强宿主对细胞毒性物质的耐受能力,改变细胞膜结构,增强免疫原性,预防其细胞转化。靶向治疗药物是以肿瘤细胞的特性改变为作用靶点,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