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1/3胆管癌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可见胆结石是胆管(胆囊)癌的致病因素之一,为何胆结石容易诱发胆管癌?是因为胆内反复出现的炎症、结石、寄生虫等长期在胆内摩擦作用,容易使得胆内细胞发生癌变。
早期为什么极难发现胆管癌?段东明主任说,有的患者误把胆管癌合并的结石当成是单纯的结石病,长期把食欲差、上腹部隐痛等明显早期症状误为胃病,而胆管癌一旦中晚期发现,即使可以手术治疗,患者的存活率也难超过5年,因此,早发现非常重要。如果胆结石反复发作致使胆道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状,就有诱发胆管癌的可能了,应该尽早手术。
有些结石患者,没有疼痛等症状,就把胆结石这件事忽略了。其实,某些胆管部位的癌症并无疼痛,等到全身变黄(黄疸)再去医院时,为时以晚。如果出现了上腹部持续不适、不断发展的黄疸、食欲不振、消瘦、全身皮肤瘙痒等,就要引起警惕。一些胆结石并不疼痛,这也不说明没有问题,不疼的结石也应定期检查。
胆部结石是可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的,B超即可粗略筛查出胆结石,这并不是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病。但有些人发现胆内有结石后,即听信偏方排石、碎石,这都对病症没有帮助。目前来讲,药物排石是被证明无效的,发现结石后,还应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平衡饮食结构、适当锻炼都可预防胆结石,像锻炼,就可以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但对于一些人群,一定要做的事不仅仅这么简单,下列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
1、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的已育女性,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40岁以上患有胆结石并长期反复发作病史,同时伴有炎症、黄疸等症状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是否有癌变的倾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