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类风湿病。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一)细菌因素
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为RA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A组链球菌长期存在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支原体所制造的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人的RA相似,但不产生人的RA所持有的类风湿因子(RF)。在RA病人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从未发现过细菌或菌体抗原物质,提示细菌可能与RA的起病有关,但缺乏直接证据。
(二)病毒因素
RA与病毒,贴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一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
(三)遗传因素
本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四)性激素
研究表明RA发病率男女比例为1;2-4,妊娠期病情减轻,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动物模型显示LEW/n雌鼠对关节炎的敏感性提高,雄性发病率低,雄鼠经阉割或用β-雌二醇处理后,其发生关节炎的情况与雌鼠一样,说明性激素在RA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但多数患病前常无明显诱因可查。
病状
(1)关节疼痛与压痛
绝多数患者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于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型肿胀是类风湿患者的经典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甚至剧烈疼痛。
(2)关节肿胀
凡受累的关节均可出现肿胀,关节肿胀提示炎症较重。典型的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例如近端指间关节的梭形肿胀。关节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最易检查出来,二肩髋等大关节肿胀却不易发现。
(3)晨僵
95%以上的患者有关节晨僵。晨僵是指病变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晨起时出现较长时间的受累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晨僵常识关节受累的第一个症状,大多出现在关节疼痛之前,病情严重时全身关节均可出现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晨僵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
(4)关节摩擦音
类风湿关节炎症期,运动关节时检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细小的捻发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关节为典型,这表明关节存在炎症。有的关节炎症消退后,活动关节可以听到或触到嘎嗒声响,这在指和膝关节,髋关节最明显,可能是类风湿伴有骨质增生所致。
治疗方案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当前国内外应用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均不能完全控制关节破坏,而只能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症的发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如羟氯喹,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
2、外科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内科积极正规或药物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防止关节的破坏,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故术后仍需内科药物治疗。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关节形成术,软组织松解或修复术,关节融合术。
3、心理和康复治疗
关节疼痛,害怕残废或已经面对残废,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损失,家庭,朋友等关系改变,社交娱乐活动的停止等诸多因素不可避免的给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他们渴望治疗,却又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或对药物实际作用效果信心不足,这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抑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严重的抑郁有碍疾病的治疗。因此,在积极合理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应注意类风湿关节炎的心理治疗。另外,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定上亦应结合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变。对于急性期关节剧烈疼痛和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并注意休息时的体位,尽量避免关节受压,为保持关节功能位,必要时短期夹板固定(2-3周),以防畸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肌萎缩。对缓解期患者,在不使患者感到疲劳的前提下,多进行运动锻炼,恢复体力,并在物理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4、其他治疗
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国外已开始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至今有两种抗TNF- α制剂(infliximab和tanercept)。infliximab是TNF- α单克隆抗体,tanercept是一种重组的人可溶性TNF- α受体融合蛋白。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法国内已开始用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其确切远期疗效还有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和随诊观察。
治疗策略
在当今,类风湿关节炎不能被根治的情况下,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尽管NSAIDs和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症状,但关节炎症和破坏仍可发生DMARDs治疗是减少致残的关键。必须指出,药物选择要符合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一经诊断即开始DMARDs治疗,推荐首选MTX,也可选用柳氮磺胺吡啶或羟氯喹。视病情可单用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DMARDs联合治疗。一般对单用一种DMARDs疗效不好,或进展性,预后不良和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采用机理不同的DMARDs联合治疗。
必须再次强调指出;无论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必须照双手(包括腕关节)X线相或受累关节的对称性X线相,并与治疗后逐年复查X线相用以比较疗效。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随时调整剂量。评价治疗反应除弊较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肿胀程度和关节数,受累关节放射学改变外,还应包括功能状态的评价,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平评估。
对所有患者都应检测病情的活动性。对早期,急性期或病情持续活动的患者应当密切随访,直至病情控制。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可以每半年随访一次,同时,根据治疗药物的要求定期化验相应指标。
应该明确,经治疗后的症状缓解,不等于疾病的根治,近期有效不等于远期有效。DMARD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亦不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基于这一点,为防止病情复发原则上不停药,但可依据病情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直至最终停用。
姿势护理
风湿病人的姿势动态异常,往往会影响病人今后的活动功能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姿态护理的目的是时时注意纠正病人不良的姿态,体位,有利于今后恢复健康,正常进行工作。
风湿病患者由于肢体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僵硬等情况,常常采取种种不正确的姿态和体位,以图减轻疼痛。因此在护理时患者的坐,立,行走,睡眠等姿态均须注意,及时纠正,防止遗憾终生。
护理时还要注意生理姿态的保持。如为预防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髋膝关节发生畸形,僵直,一般要求病人站立时应尽量挺胸,收腹和两手叉腰,避免懒散松弛的驼背姿态,床铺不可太软,以木板床为佳,睡眠时忌用高枕,卧姿采取以俯卧姿态为佳等。
以上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姿势护理,大家可能也了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姿势非常重要,所以如有不正确的姿势,药及时纠正。
康复治疗操
(1)颈部运动;放松颈部,头向上下运动;慢慢向左右转动;头向两侧屈,耳朵尽量贴向肩部。
(2)肩部运动;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动肩关节,做圆形运动;双手握在一起放在头后,双肘尽量向后拉。
(3)手腕运动;手腕上下,左右运动。
(4)手指运动;手指分开,并拢,手指屈曲,伸直,拇指与其他手指一个个地对指。
以上治疗操简单易行,应于起床后和睡前进行,每个动作最少做10次。
手指发病如何保养?
1、按揉捻指法;坚持每天双手交替捻动十指关节,按揉各关节和相关穴位,以达到缓解痉f,疼痛,消肿的作用。
2、由于手部经常暴露于外,与外界接触最多最广,最易感手风寒湿邪。所以患者平时应注意手部的保暖,防风,防湿。还应注意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姿势,以免发生强直畸形。
3、摇法;每天晨起后坚持自我摇动腕,指掌,指间关节以达到消肿定痛的作用,维护和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定期随访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药物见效较慢,各人对药物反应也不一样,医生需了解病人对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等,并对药物进行调整。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后关节不痛了,以为就根治了,不再吃药,也不再来复诊,最终复发了,又要重新开始治疗。这样反复停药,反复复发,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失去治疗的最好时机。有些病人长期服药物不进行化验检查,结果血象异常,肝功能损害也不知道,到发现时就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