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
在世界糖尿病日,人们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糖尿病与健康关系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女性的生殖健康越来越重视,那么,什么是生殖健康?糖尿病究竟与女性生殖健康有什么关系?
1994年9月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178个国家通过的“行动纲领”明确了“生殖健康”的完整定义及其内容。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生殖健康的定义为:“在生命所有各个阶段的生殖功能和生命全过程中,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其内涵主要强调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具有生殖能力和决定是否、何时进行生育的自由;妇女能安全妊娠并分娩,妊娠得到母婴存活和健康的结局;能够知情选择安全、有效和易接受的节育方法等。
由于生殖健康贯穿女性生命的全过程,所以,让我们分别从女性生命的各个不同阶段来看糖尿病与女性生殖健康的关系。
一、糖尿病与青春期
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在神经内分泌影响下,身体迅速生长发育,同时性器官与第二性征逐渐成熟,心理行为也发生急剧变化。少女第一次来月经称初潮,但此时由于中枢系统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故月经周期常不规律,经2~4年的调节后,月经逐渐正常。但有时我们也会听到,一些母亲担心自己的女儿已经来了很多年月经,可还是不准,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月经,会不会有什么毛病啊?
导致月经稀发的原因很多,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内分泌作用机制影响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造成性激素分泌异常,出现月经失调等症状。如果当性腺还没有开始发育时就患了糖尿病,那么,胰岛功能的失调,会使卵巢的发育也受到相应影响。因此,性激素水平较低,第二性征的出现及月经来潮也会相对延迟。
同时,发生于青春期的急剧代谢变化,也同样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得到稳定控制,并影响着某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复杂致使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故血糖监测应更加严密,并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用量,以期将血糖控制于理想水平。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种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备受关注。研究表明,PCOS与Ⅰ型和Ⅱ型糖尿病都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PCOS引起糖耐量异常是常见的,据文献报告,30%~40%的PCOS病人可有糖耐量异常,高达10%的病人在40岁左右时发生Ⅱ型糖尿病,其患病率明显高于同龄女性。研究还发现PCOS的病人体内铁负荷过多,可进一步引起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和加重胰岛B细胞的损伤,这也可能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青春期PCO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稀发和高雄激素表现(包括肥胖、痤疮、多毛等),这也是她们就诊的常见原因。
二、糖尿病与不孕不育
不孕症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的生殖内分泌与不孕症门诊,每天都有许多盼子心切的夫妇前来就诊。当然,导致不孕的原因很多,每位患者的情况各有不同,需要经过细致的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其中,排卵障碍占很大的比例,没有卵子就相当于种庄稼没有种子,怎么怀孕啊。可为什么会出现排卵障碍呢?有些也与前面提到的PCOS有关。PCOS妇女的卵巢表现为有很多小卵泡,但不能形成可以排卵的大的优势卵泡或成熟卵泡,从而造成不孕。
病例二:XXX,女,29岁,主因结婚3年未孕就诊。患者月经稀发,肥胖,多毛,B超检查双侧卵巢均呈多囊表现,连续监测未见优势卵泡发育及排卵迹象,内分泌测定同样提示高雄激素、高胰岛素及糖耐量异常。在控制体重和二甲双胍、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促排卵等一系列治疗,监测排卵并指导受孕。现在,该患者已经成功地怀上了宝宝。
女性不育是指女方能够怀孕,但未能生育,均以流产、早产、死胎或死产而结束妊娠。那么,糖尿病与女性不育有什么关系呢?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高达15%~30%。胎儿畸形率也高于非糖尿病孕妇,以心血管畸形和神经系统畸形最常见,是造成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病例三:XXX,女,33岁,主因连续自然流产3次就诊。患者可自然受孕,但3次均于早期妊娠即怀孕3个月内发生自然流产。我们经过认真排查造成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该患者患有糖尿病这点上。当她再次妊娠时,应用胰岛素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孕期进展及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使她顺利地度过了整个孕期,成功地生下了宝宝。
三、糖尿病与阴道炎
我们知道,阴道炎有很多种,其病原体和诱发因素各有不同。其中一种很常见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就是过去所说的霉菌性阴道炎,也能与糖尿病扯上关系。,糖尿病常伴发多种合并症,有资料报道糖尿病合并VVC的发生率约为46%。当女性患有糖尿病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引发VVC。主要表现为外阴及阴道瘙痒、灼痛,可伴有尿痛,阴道分泌物也就是白带呈现为白色稠厚或豆腐渣样。糖尿病妇女应注意预防VVC,同时,如果女性反复地发作VVC,又找不到其他的诱发因素,应警惕是不是血糖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及早筛查及发现糖尿病。
四、糖尿病与性生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给病人带来身体痛苦与精神负担。许多病人因此不敢过性生活,怕加重病情。其实,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除了有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者外,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坚持定期过夫妻性生活。适当的性生活不仅不会加重病情,还能降低血糖、血脂,产生健康效应,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性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合适而规律地进行性爱活动,能促进身体能量的消耗,并增强体质。众所周知,性交时对于体内能量的消耗是较大的,从而有利于血中葡萄糖氧化代谢供能,也有利于肥胖者的脂肪分解代谢供能。当然,糖尿病病人的性生活频率和强度应因人、因病情适当控制。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疾病,甚至是终身性疾病,但别被它吓倒了。正常性生活对健康状况是有益的,对治疗也是有利的。
但是,糖尿病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性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有研究表明,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约35%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其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有关。同时,糖尿病女性大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有抑郁症倾向,抑郁症也可引发性功能障碍。所以,有这方面问题的女性,应该积极从心理因素查找原因,及时向专业心理医师咨询。
五、糖尿病与更年期
更年期也叫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一般在45~55岁。据统计,女性在45岁以后血糖水平平均高于同龄男性,更年期妇女罹患糖尿病的比率更是高于男性。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一系列内分泌改变,降低人体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另外,会因交感神经紧张导致焦虑、烦躁、多汗等问题,且容易因饮食不规律使得体重增加,这两者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使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本来就是糖尿病患者的女性,进入更年期后血糖会更加难以控制。还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更年期会比一般人提前4~6年。
因此,更年期妇女应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心情愉悦舒畅,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减轻体重,警惕糖尿病的发生。已患糖尿病的女性更要严密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防止血糖的剧烈波动。
综上所述,糖尿病与女性生殖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使人们给与其更多的关注,也希望对糖尿病患者和存在生殖健康问题的女性能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