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6岁,主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疼伴气促3个月,当地医院口服消炎药半个月无明显缓解,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门增大,怀疑肿瘤,行胸部CT检查。结果:右肺门5cm大小肿物,伴纵膈淋巴结肿大。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及下肺支气管开口有新生物。活检结果:鳞状细胞癌,中等分化,临床分期ⅢB。初拟给予同步放、化疗,因患者及家属考虑毒副作用过大患者无法承担而拒绝,遂修正治疗方案为放疗加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给予共面四野照射,靶区包括肿瘤及纵膈内阳性淋巴结引流区,肺门及第七站淋巴引流区常规包括在射野内,锁骨上淋巴引流区不常规行预防性照射,PTV为CTV外放0.5cm,放疗剂量为大于95%PTV给予60Gy/30f/6w。放疗尚顺利,但放疗期间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处理后缓解。放疗后1个月开始行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TP(多西他赛 75mg/m2 d1和卡铂 AUC 5 d1),共四个周期。放疗后3个月复查肿瘤接近完全消失,但右肺放疗区出现纤维样改变伴渗出,相邻胸膜轻度增厚伴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诊断为放射性肺炎。
就诊时患者平静时呼吸尚平稳,活动后气喘明显,有咳嗽、咳痰、右胸部轻痛,无心慌、心悸,双下肢乏力明显,感觉及活动上午异常,睡眠略差,上腹胀满,饭后明显。患者舌体偏大,舌质偏红显淡色,以舌尖最为明显,舌边缘显暗红,中央略干涩,苔少色白,微黄。脉象右寸部沉细,关尺部偏沉微弦。因患者证见活动后气喘,下肢无力懒于活动,且舌像偏红带淡色,边缘有淤斑,脉象沉细微弦,当为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伴气血淤积,肝气淤积致木侮土。给予处方一:
制何首乌10g,麦冬15g,丹参10g,玄参10g,玉竹10g,党参10g,白术10g,黄芪10g,白芍10g,郁金10g,木香10g,地骨皮10g,厚朴10g,炒麦芽15g,焦神曲15g,灸甘草6g。
服用3服后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好转,乏力及腹胀明显减轻。继续服用7服后症状及病情稳定。后患者因感冒后出现痰中带血,就诊时患者舌体偏大,舌质红,舌边缘显暗红,苔少色微黄。脉象右寸关部浮,尺部偏沉微弦。给予处方二:
黄芩10g,黄连10g,丹皮10g,生地黄10g,白芷10g,桂枝10g,防风10g,知母10g,白芍10g,桔梗10g,百合10g,栀子10g,当归10g,山药15g,桑白皮15g,灸甘草6g,白术10g,茯苓10g。
服用6服后患者咳嗽、咳痰及气促明显缓解,痰血停止,乏力及腹胀也缓解。门诊见患者活动已自如。舌质红,无苔,呈水滑舌样。脉象偏沉偏细,寸部力少,关尺部略弦。改处方三一直服用,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麦冬15g,丹参10g,玄参10g,玉竹10g,丹皮10g,生地黄10g,知母10g 白芍10g,桔梗10g,百合10g,当归10g,山药15g,桑白皮15g,灸甘草6g,白术10g,茯苓10g,菟丝子10g,白花蛇舌草15g。
按:本例患者证见活动后气喘、懒于活动,舌像偏红带淡,边缘有淤斑,脉象沉细微弦,当为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发为咳嗽;同时伴有气血淤积,肝气淤积致木侮土。西医CT检查为肺癌放、化疗后放射性肺炎。给予滋肺肾阴虚、平肝疏郁及调和脾胃药物后,症状明显缓解。后因感受风寒,出现痰中带血,虚热内生,脉见浮数,给以清热散表,清降肺气及调补气血药物后缓解。后继续使用滋补肺肾阴分、清降肺气及调补气血药物维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