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布什赫曼教授通过研究提出,人体在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的许多学者所证实,并提出了类似的名称,如“灰色状态”、“中间状态”、“亚疾病状态”、“亚临床状态”、“病前状态”、“半健康状态”、“次健康”、“临床前期”、“潜病期”、“诱病期”、“游移态”、“前病态”等等。我国学者王育学在90年代中期提出“亚健康”这一名词及概念,并对建立“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一模型进行理论探讨。1996年健康报首次开辟“亚健康学术探讨”的专栏,相继发表有关亚健康的系列文章。1997年5月12日,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亚健康状态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次召开关于亚健康问题的学术会议,会上确定了“亚健康状态”这一名称以及广义上的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目前医学界对“亚健康状态”尚无统一的定义和明确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
1997年,通过对103项亚健康症状的一个全国大样本(有效问卷5万份)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率约为58.18%。在“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专家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目前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不同人群包括小区居民、教师、青年学生、军人、机关干部等的亚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生率在14.32-79.64%之间。但由于各个调查所用的亚健康标准及测评工具和方法不一样,很难进行互相之间的比较。
国外针对“亚健康状态“中最为常见的疲劳症状及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作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调查发现,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其中1/8发展为CFS。而2001~2002年的调查则显示,10万人中有12186人患有至少持续6个月的慢性疲劳,估计大约有220万美国人疑似CFS。英国的调查则表明大约20%的男性和25%的妇女总感到疲劳,其中约1/4可能为CFS。日本劳工部在2000年3月公布尔日本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患有CFS。我国还没有这样的大规模调查,但有研究显示,923名被调查对象中有202名符合美国CDC的CFS诊断标准(1994)。
“亚健康状态”的不适症状涉及心身两方面,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性亚健康、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及以人际交往适应不良行为为主的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1、躯体性“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疲劳、失眠等综合性症状及涉及消化、神经和心血管等系统功能失调的胃肠不适、头痛头昏、肌肉关节疼痛、心悸胸闷、性机能减退等。
2、心理性“亚健康状态”
常见的心理症状表现包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恐惧、紧张、强迫、妒忌、神经质、疑病等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
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人际关系不稳定,如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等,在行为上表现出冷漠、无助、孤独、空虚、自闭、攻击、冒险、物质滥用等。
亚健康并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包括遗传、体质、人格特征、心理应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不应是单一的对症治疗,而应是包括调整不良生活方式,避免或减少各种有害刺激因素,缓解身心症状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西医学研究者通常从生物医学角度查找原因,在制订干预对策上也是强调单纯采用医学手段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在国内,研究人员从中医学的理论出发,进行亚健康的治疗研究及实践。中医学重视疾病的预防及早期干预,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志致病的重要性;提倡“治未病”,主张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符合亚健康的治疗思维;因此近年来,关于中医养生、药膳食疗、中药、针灸、推拿、帖穴等方法研究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心理性“亚健康状态”进行的心理治疗也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老龄化、灾害事件等种种原因,也同样面临亚健康问题的挑战。虽然亚健康在症状上表现的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但从整体看,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体质密不可分。对亚健康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亚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如何预防治疗亚健康不仅是是医学领域,也是包括政府,公众在内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