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痛大多不是肩周炎新商报 2008年2月4日54岁的王先生两年前出现右肩疼痛,严重时被折磨得无法入睡。刚开始他以为是着凉了或肌肉拉伤,服点止疼药、贴点膏药就好了。可渐渐地,右肩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手臂不敢举过头,甚至连提裤子和刷牙洗脸都有点困难。到医院看病,医生都诊断他是“肩周炎”,建议他做“爬墙”等治疗,但疼痛不但没好转,反而更加剧烈了。王先生怀着对“肩周炎”新疗法的期待再次到医院就诊,教授却在一番检查后对他做出了“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并建议王先生接受手术治疗。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卫明专家指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才是主要原因肩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肩周炎又叫做“凝肩”、“冻结肩”,是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粘连,限制肩关节活动,从而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在临床有不少医生没有足够的肩关节外科经验,往往看到肩痛的患者就诊断为“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在临床发病率并不高,只占肩痛的10%~15%。很多患者也是出现肩痛就以为是肩周炎,自己在家里进行功能锻炼、自我康复。这些都导致了临床上大量肩痛患者被误诊误治,甚至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其实,引起肩痛的病因中绝大部分并非肩周炎。目前随着骨科运动医学和肩关节镜外科的蓬勃发展,对于肩关节疾病的认识也日益深入。最易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有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关节盂唇损伤、肱二头肌腱损伤或炎症等,上述疾病在治疗手段和预后上具有较大差异。
肩峰撞击征是肩痛的病因之一其中肩峰撞击征和肩袖损伤是引起肩痛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肩峰撞击征是中老年肩痛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远超过传统认为的肩周炎。诸如王先生,来我院门诊检查拍片可以看到肩峰下有明显的骨赘形成,结合病史和几项特殊的体格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为肩峰撞击征。那该如何区别肩周炎与肩峰撞击征,做出正确的自我诊断呢?王卫明教授介绍说,一般来说肩峰撞击征的疼痛有如下特点:肩部疼痛,疼痛甚至可以从肩部向颈部或上臂和前臂放射,抱怨夜间疼痛,痛醒,影响睡眠。患者难以指出具体明确的疼痛部位,常因肩不能充分外展而导致手难以举过头。肩周炎有自限性的趋势,可以在1.5~2年内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疗下恢复。而肩峰撞击征是因为肩峰与肱骨大结节发生摩擦和撞击引起的,所以针对肩周炎的方法对肩峰撞击征不能够奏效,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肩周炎的患者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度都明显降低,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度都明显较对侧降低,尤其是肩关节外旋明显受限。而肩峰撞击征主动或被动的肩外展活动度明显受限,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肩内旋受限。
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尤为重要王卫明教授提醒大家,肩痛患者要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寻求专业肩关节外科或骨科运动医学医生以明确诊断。有经验的肩关节外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肩痛症如果能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效果会非常明显。假如一味地按照肩周炎盲目地治疗,必然会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最终导致肩关节僵硬,甚至留下终身残疾。肩痛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重建肩部肌肉的力量。部分肩痛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抗炎止痛药物和进行理疗获得缓解,口服药物无效的可以考虑局部封闭疗法。肩痛的封闭疗法不同于传统的痛点封闭,而是针对原发病灶进行封闭治疗,因为肩峰下撞击征等疾病并无明显痛点。封闭疗法将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注射到病灶局部,部分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缓解。
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王卫明教授介绍说,像王先生这样,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临床上可以应用国际上先进的骨科运动医学理念和关节镜技术,手术方式主要是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发病灶;松解肩关节囊以缓解僵硬;修补肩袖恢复肌肉力量等。关节镜外科多数手术可以在很小的切口内完成,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王先生告诉我们,他术后立即感觉到右肩轻松了,原本紧张术后当晚会遭点罪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晚上一点也没有感觉到疼痛,还能做许多力所能及的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