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婴幼儿还是年长儿,都会遇到便秘的情况。有些便秘是由于不良排便习惯导致,而有些便秘患儿则是患有肠道的疾病。
所以,各位家长应该注意如果孩子便秘持续时间较长不见缓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看看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
首先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正常排便过程:排便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
直肠在正常情况下是空虚的,但当粪便进入直肠时,使直肠充盈达一定压力后,可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及其附近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一系列神经传导引起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阈值,达到此阈值时,即产生便意。但是否排便最后还取决于排便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作用是抑制还是增强。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不同,一般每日1次,早饭后排便。也有的2~3日排1次,却不感排便困难。排便后有舒适愉快的感觉。
功能性便秘:
最常见的是孩子有不良排便习惯而导致的习惯性便秘。
此类孩子起初排便正常,但当孩子生活不规律或正常规律发生改变时,例如孩子贪玩,或刚上幼儿园、刚上学不适应,孩子有便意时也去排便,久而久之造成正常的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阈值升高,而粪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过长,造成水分的过分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排除更加困难。
另外有些孩子时饮食习惯或结构不合理所致。
例如偏食习惯,偏食的孩子由于摄入粗纤维食物过少,仅仅摄入一些精细的食物,造成肠蠕动减弱,也会造成粪便在肠道存留时间过长,导致大便干燥、便秘;另外还有的孩子进食少,产生的粪便少,直肠内的粪便达不到产生便意的压力,而发生便秘。
治疗应查找原因。纠正不良的排便习惯,提醒或训练儿童定时排便的习惯。在饮食上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多运动。排便时,不要让孩子看书或电视分散注意力,坐马桶的时间不要过长。偶尔有大便干燥时可用开塞露等缓泻剂帮助排便。
病理性便秘:
是指由于疾病而导致的便秘。在小儿最常见的就是先天性巨结肠引起的便秘。其次,还要注意是否有肛门狭窄、有无盆腔或直肠周围肿瘤压迫、有无尿潴留等而导致的便秘。
先天性巨肠(Hirschsprung′s discase)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男与女比例为4:1。有遗传倾向。
先天性巨结肠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肠壁肌间和粘膜下的神经丛内缺乏神经节细胞,无髓鞘性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数量增加且变粗,因此先天性巨结肠又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
由于节细胞的缺如和减少,使病变肠段失去推进式正常蠕动,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形成功能性肠梗阻,粪便通过困难,痉挛肠管的近端由于长期粪便淤积逐渐扩张、肥厚而形成巨结肠。另外,肠壁间神经节或神经丛存在,但形态、功能异常,也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此类疾病成为巨结肠类缘性疾病。
发生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90%以上有生后36~48小时内无胎便,以后即有顽固性便秘和腹胀,必须经过灌肠、服泻药或塞肛栓才能排便的病史。常有营养不良、贫血和食欲不振。
腹部高度膨胀并可见宽在肠型,直肠指诊感到直肠壶腹部空虚不能触及粪便,超过痉挛段到扩张段内方触及大便。
严重者可伴发小肠结肠炎,患儿腹胀严重、呕吐有时腹泻,由于腹泻及扩大肠管内大量肠液积存,产生脱水酸中毒高烧、脉快、血压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诊断除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征外,需借助钡剂灌肠或活检来明确诊断。
清洁洗肠在巨结肠的治疗中非常重要。
新生儿暂时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患儿手术前的准备都要求清洁的肠道,通过洗肠,清除积存的粪便,减少毒素的吸收、使患儿能正常进食对维持患儿的营养有利。患儿若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近期远期效果较满意。
目前,我们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手术或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该方法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腹部没有以往手术方法的大瘢痕、几乎没有发生肠粘连的危险。已经是众多患儿得到了康复。
肛门狭窄、肛门位置异常也可发生便秘,需扩肛或手术治疗。需注意由于骶尾部肿瘤压迫引起的便秘容易被误诊,需作肛诊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总之,孩子便秘原因很多,作为家长不容忽视,及时到小儿外科专科进行检查对经常便秘的孩子非常必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