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并不是病名,只是指消化道多种因素形成的原发或继发性排便障碍的一类症候群,既非指一时性便秘,又非指单一疾病的诊断。可由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运输功能降低或粪便输出通道受阻等引起,同时也包括出口处疼痛性疾病引起的便秘。
排便的正常频率在3次/日――3次/周。
不论多久排便一次,只要排出困难就算便秘。这是由于便秘的本意就是指大便干燥秘结,排出费力,或伴便意不尽,腹胀肛坠,甚至头昏乏力。
临床表现包括:
1、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小于3次/周,粪便干硬,量少,不畅。
2、排便困难,粪便在结肠内运时延长,通过困难,排出费力,或肛门疼痛,坠胀,便意不尽,或经常依靠手助排便。
任何影响结肠平滑肌结构和肠壁神经丛功能的疾病,必然是可能构成结肠性便秘的主要原因,这类疾病常导致结肠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而渐渐代之以纤维化,使结肠壁变薄,动力下降,有些可发展为巨结肠,巨直肠。
研究表明,固态粪便平时储存于乙状结肠或降结肠中,而直肠一般呈空虚状态,当乙状结肠收缩时,可将粪便推进直肠,直肠瓣加耻骨直肠肌收缩形成的肛管直肠角阻止粪便直接进入直肠肛管。结肠除缓慢运动外,还有一种强力推进粪便进入直肠的“集团运动”,通常是在起床后(结肠反射),或餐后特别是早晨后(胃-结肠反射或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可迅速将粪便从横结肠送人乙状结肠,然后进入直肠。
当粪便以一定量和一定速度向直肠推进时,直肠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产生有效的神经冲动,冲动信息由盆神经或腹下神经通向脊髓腰骶段内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质的排便高级中枢,并由该中枢发出便意信号,引起便意。
相关文章